突出强化党内监督这个重要举措
严管才是厚爱,厚爱需要严管。《准则》贯彻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明确指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要把所有党的组织、党的领导干部都纳入制约和监督视野,围绕党内监督“八项内容”,聚焦党的“六项纪律”,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并把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利器,坚决反对腐败。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落实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和党委工作部门的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强化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链条,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党内监督新格局。《准则》强调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构建起党内监督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突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个重要目标
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当前有些地方和部门正气不彰、邪气不祛,严重损害了政治生态,对干部队伍杀伤力很大。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重构党内政治生态,既体现在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上,也体现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政治生态的土壤上,两个方面互为表里、有“形”有“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立足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传承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倡导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用优秀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健康洁净的政治生态,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从政环境。
(作者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组成员、副行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