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事件”折射权力观扭曲

“穿山甲事件”折射权力观扭曲

近日一条两年前吃穿山甲的微博被大量网友转发,引发广泛关注。该事件中“穿山甲公子”自曝考察广西在高官办公室煮穿山甲吃,称爱上这野味,还曾喝特供酒,坐飞机直接进驾驶舱。国家林业局回应指出:如涉嫌非法收购、出售或者为食用而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涉及违法犯罪的,经查证坐实后,违法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姑且不论真相究竟如何,一条微博,之所以能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意外地在一夜之间成为全民热搜,占据各种头条,并非偶然。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惩治“四风”问题,在公务接待等方面明确做出了八项规定,但仍有一些地方阳奉阴违,挖空心思钻空子、打游击、玩变通以逃避党纪国法的监督。还有一些干部,虽然借的是“公务”之名,但行的却是“私欲”之实,用公款公权来经营自己所谓的人脉,以求官运亨通、升官发财。吃穿山甲既涉嫌违反八项规定,顶风作案,又涉嫌违反法律。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人甘愿违法也要吃受法律保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呢?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官员偏爱穿山甲等野味的复杂心态:一方面,这是彰显身份的象征;另一方面野味是有药用价值,可以进补强身。其实,大家都知道穿山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没有人提出,大家也就心照不宣。他们吃的不是穿山甲,而是权力的寂寞。吃的是穿山甲,显示的是对对方的“重视”和自我的能力。

“无酒不成席,无席不成事”的吃喝文化,在官场和社会生态中根深蒂固,“酒桌办事”依然颇有市场。然而,公款吃喝、超标接待,是对纪律的无视,是对规矩的破坏,是对民心的践踏,其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的领导干部把公款吃喝当做摆谱、有面子的表现,实际上不是满足食欲,而是满足心理,深层次是权力观扭曲,是积弊多年的“潜规则”。如果让违规公款吃喝继续“任性”,必然会侵蚀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形成负面示范,破坏政治生态,毒害社会风气。

明代《松窗梦语》中有则“新鞋溅泥”的故事,说的是哲学家王廷相乘轿进城,偶遇大雨,轿夫穿着新鞋便择地而行。后来不小心踏入泥水之中,就不复顾惜、随意而踏了。王廷相感慨道,居身之道也是这样,如果一失足,就无所不至了。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一次公款吃喝、一次收受礼金、一次收受土特产等等看似小事,实则“温水煮青蛙”。很多干部腐化堕落往往都是先从搞不正之风,从作风问题开始的,不守小节、不守规矩,最终突破纪律的底线、国法的防线。我们要防微杜渐,要时刻谨记纪律面前无例外。

在“八项规定”的“紧箍咒”管束下,公款吃喝之风得到有效遏制。然而难免百密一疏,高压打击、严厉惩治下,少部分手中握有权力的“吃货”之所以还能“安然无恙”,如“穿山甲公子”提供的炫耀内容。究其原因是这部分人的权力还没有真正被置于“笼子”里,公款的掌控权还没有涂上“防腐剂”。对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三公“笼子”和公权力的“防腐剂”。一方面,斩断权力寻租链条,建立健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划清纪律红线,引导群众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规定“三公”经费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待的事由、对象、单位、职务、菜单等均应更加公开透明,出国出境或公务出差的则可在一定范围公示出境的行程,乘坐的交通工具、入住的酒店等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完善内外衔接的监督体系。才能刚柔相济,制度与监督配合,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 监督才能让制度不再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一些网友调侃,“穿山甲公子”的微博曝光也算立了大功一件。

“穿山甲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调查后方能定论。然而,从公众对此事的高度关注,对于特权和“四风”的憎恨足以见得,公众对于官员口上腐败的憎恨。但愿这次“穿山甲事件”,真的只是闹了个乌龙,一个谣言而已,一场“自导自演”的虚荣闹剧 。但如若情况属实,务必将目无法纪的特权思想和不正之风斩草除根 。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