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走近先秦诸子,揭开庄子身世之谜(4)

摘要:间的观点在口耳相传中虽产生了一些添油加醋的成分,但也并非全不可信。关注不同文化层次的问题,才能走近先秦诸子。杨义教授将带领大家首先走近庄子,破解他的身世之谜。他提出三个问题:一是在当时普通百姓没有机会受教育的情况下,庄子的“其学无所不窥”的博学何从谈起?二是他在宋国只是个漆园吏,哪来的资格与王侯将相对话,且衣冠不整、神情傲慢?三是为什么楚威王对庄子委以要职,都被他不屑一顾?

(三)《史记》和《庄子》中,三次记述楚王派使者迎请庄子委以要职,都为庄子不屑一顾。《庄子·秋水篇》载:“庄子钓于濮水(按:此水于春秋时属陈国,楚灭陈而归楚,在楚边境而邻宋),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另一则见于《列御寇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菽),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楚国是当时的一流大国,为何到宋国聘请一个小吏而委以重任,而且这个小吏也无何等政治声望或实用的治国本事?人们也许会说,这是“庄子寓言”,不必较真;但是寓言是有底线的,尤其是涉及自己身世的时候,不然,他就是信口蒙人的骗子了。

由于存在以上三个千古未解之谜,我们对庄子的家族身世尚需进行深入的考证,才有可能认识他的文化基因从何而来,为何呈现此种形态。这是我们进行还原研究的根本的入手之处。人们往往忽略了先秦的姓氏制度,与汉代以后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假若从上古姓氏制度作进一步考察,庄子家族渊源的信息就可能浮出水面。宋朝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说:“以谥为氏。……氏乃贵称,故谥亦可以为氏。庄氏出于楚庄王,僖氏出于鲁僖公,康氏者卫康叔之后也。”又在“庄氏”一条下作注:“芈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楚有大儒曰庄周,六国时尝为蒙漆园吏,著书号《庄子》。齐有庄贾,周有庄辛。”《通志》的作者郑樵,以博学著称,对唐宋以前的文献无所不读,他的考证当然有唐以前文献的根据。回过头来再读《史记》,它又是如何记述楚国庄氏的渊源?庄氏到楚威王时犹有存于楚者,比如《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太史公的这一笔,明明白白地印证了楚国庄氏,是以楚庄王谥号作为氏的,可以同楚威王想聘任庄周的记载相参照。因此,庄氏属于楚国贵族。

然而,庄子的年代(约公元前370—前280年)距离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已经200余年,相隔七八代以上,只能说是楚国相当疏远的公族了。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曾以有鸟在阜,“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传奇故事驰名。他向北扩张势力,曾破洛水附近的陆浑戎,观兵于周郊,问九鼎大小轻重于周室,是楚国最杰出的政治家。楚庄王的直系后裔,就是楚国国王;旁系后裔到了孙辈,以他的谥号为氏,也是相当光荣的。

既然庄氏乃楚国疏远的贵族,那么又何以居留在宋国的蒙地?此事需从楚威王(公元前339—前329年在位)派使者聘请庄子当卿相入手,往前推五十年左右,看楚国发生何种重大事件,导致庄氏家族的这一支无法在楚国存家安身。五十年左右,是一个时间的关键点,因为超过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许多历史旧案就会在“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的过程中,淡出人们的视野。大概四五十年前,也就是在庄子出生前十几年,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在位)任用吴起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史记·吴起列传》),拓展了楚国的实力和国土;吴起改革弊政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当时楚国的一些疏远公族,可能被充实到新开拓的国土上,甚至降为平民躬耕于野,因而对吴起积怨甚深。等到楚悼王一死,宗室众臣发生暴乱而攻打吴起,追射吴起并射中悼王的尸体。射中国王的尸体,犯的是灭门重罪,因而在楚肃王继位后,“论罪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属于疏远公族的庄氏家族可能受到牵连,仓皇避祸,迁居宋国乡野。

通过梳理庄子的家族渊源,我们就获得一把合适而有效的钥匙,真切而深入地解开庄子为何能够接受贵族教育,为何敢对一些诸侯将相开口不逊,为何楚国要请他去当大官,而他又以不愿当牺牲的牛,作为拒绝聘任的理由。同时,一旦进入《庄子》书,我们就感到楚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秋水篇》记述,庄子由于遭受故人惠施怀疑他要谋取其梁相的地位,在国中搜查三日三夜,就向惠施讲了一则“猫头鹰怕凤凰抢走死老鼠,对之进行威吓”的辛辣的寓言,其中说道:“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鸾凤之属),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庄子家族生于南方,他便自居为“南方有鸟”,而且自拟为楚人崇尚的鸾凤。其家族迁于北方,便说“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在鸟由南飞北的叙述中,隐含着庄子家族由楚国至宋国迁徙的踪迹。

庄子笔下的楚国故事有十几个,多有一种悟道的神奇色彩,那可能是他的父母、祖父母告诉他的关于那个失落了的遥远故乡的故事。“月是故乡明”,失落了的那轮故乡月,更是令人心尖儿发颤,激发出无穷的幻想。比如郢匠挥斤的故事,楚国首都的这位匠人是如何练就这份绝技的,庄子未作交代。但是如果与《养生主篇》的庖丁解牛相比较,约略可知他也经过类乎“所见无非牛”“未尝见全牛”直至不以目视而“以神遇”,因而“以无厚入有间”的游刃有余的修炼进道的过程。此外,《天地篇》中汉阴抱甕丈人的故事,《达生篇》关于驼背老人捕蝉的故事也都是庄子借以论道的,而阴抱甕丈人、驼背老人也都是楚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