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王长松:北京大运河的演变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王长松_副本

王长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研究员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北京大运河的演变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本次报告共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北京大运河的地理基础;二是北京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三是北京大运河景观演变过程;四是北京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情况。

一、北京大运河的地理基础

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今日景观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理解今天的景观,首要之事就是了解之前的地理情况。在了解北京的地理情况后,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北京大运河的建设过程及其用途,也能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理解一项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用意。

(一)北京的地质构造

北京地处“北京湾”,西部和北部为太行山与燕山山脉环抱,东南是一马平川。“燕山运动”使西北部上升为山地,东部下陷为平原,地理学上把这块平原称为“北京湾”。“北京湾”一词是由美国地质学家贝利·维里斯于20世纪初提出。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北京地区被称为“北京湾”,中国人将其形象地提出来后,也得到了其他国家地质学家的认同。“燕山运动”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首先发现和确定。翁文灏先生在地质学领域里开拓了很多成就,为我国的地质构造研究尤其是地震方面的研究和监测作出学术贡献。比如,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

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述了河北太行山之山崖间,往往衔蚌壳之化石,在石壁上横亘如带,从而推断这里为昔日之海滨,华北平原乃泥沙淤积而形成。沈括的推测非常符合今天地质学的科学理论。

通过几代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钻研、积累,我们绘成了北京的地质构造图。北京的西北部和西部群山环绕,也有一部分构造带。东南部地区下降形成海湾,河流将泥沙携带至此,通过多年沉积,海湾逐渐成为小平原。小平原不是一次性构成的,而是经过多次河流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平原比较核心的地方是永定河的一处古老的冲积扇,它的泥沙堆积形成相对较早。北京城最早核心选址的地方就在扇缘处,可见城市选址是非常讲究的。

(二)北京的河流分布

“北京湾”的形成既有山地的抬升作用,也有河流的冲积作用。北京地区的河流主要属于海河流域,包括五大支流(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和一个小支流(北运河)。这些支流的行程与水文情况各不相同,有的行程较短,夏秋季节洪水爆发,冬春季节缺少水源,有的含沙量较大,径流量也较大,带来大量泥沙在平原地区堆积。

不同时期古河道的河流有不同的流向,泥沙沉积自然也有方向变化,有的从西北向东南,有的从西南向东北。最早影响河北平原堆积的是古黄河,尤其是唐宋之前,黄河下游河道基本上是在渤海入海,比如《山经》河。《山经》河是“北播为九河”中的一条。“北播为九河”形象地说明了黄河下游河道相对较多。第二条河流是《禹贡》河。第三条比较有名的有文献记载的大河是《汉志》河。《汉志》指《汉书·地理志》。《汉书》首创地理志这一体例,不仅详细记录了行政区划、人口、风俗习惯,还明确记载了很多山川位置,其中便提到了黄河下游的古河道。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