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2017年,全国两会圆满召开, 吹响了砥砺奋进的号角。
基层群众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收获满满实在的喜悦。2016年“十三五”扶贫攻坚战首战告捷。国务院扶贫办数据,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比上年增长8.4%。
数据亮丽,目标宏大。吸引外媒聚焦中国式“精准扶贫”,冠以“中国贡献”“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希望能从中得到借鉴。俄新社在《中国很快将没有穷人》一文中赞叹,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30年让7亿人摆脱了贫困。并庄严承诺,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并反思消除贫困与社会制度问题的关系在中国因地制宜“干出来”了。有借鉴,津巴布韦《先驱报》认为,中国非同寻常的扶贫战略应是全世界最佳范例,中国经验证明,只要齐心协力,任何国家都能成功扶贫。有观察总结,《巴基斯坦观察家报》指出,“精准扶贫”意味着合理的资源应当在适当的时间被用于正确的地方,并强调,好政策还要好干部强执行。也有质疑,美国《财富》杂志、石英财经网和新加坡《海峡时报》认为,偏远地区的贫困村通过电商脱贫值得继续观察;中国今年扶贫目标任务艰巨,恐难实现。
——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枝叶总关情。
“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习近平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三个“多”字,聚焦的都是民生。
脱贫奔康,就是最大的民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两会,习近平最关心的依然是小康,是扶贫。
面对“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的目标,基层干部倍感振奋,更感责任重大。站在2017年脱贫攻坚的新跑道上,我们更须秉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准再发力。
今年两会,习近平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要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这背后的深意强调的是“精准”二字。
早在2014年5月,他在指导兰考县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他特别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十八大以来,中央抓“八项规定”精准落实、加强深化改革精准发力精准落地、大力推进精准扶贫,都是精准思维的体现。夯实根基,精准发力,积小胜为大胜。
——立足实际,把准脉动,攻坚要破难。
脱贫到如今,攻坚难在哪儿?脱贫任务艰巨,基础设施薄弱,地方财力不足,农村劳动力流失。是呀,现在剩余贫困人口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基础设施薄弱导致“豆腐盘成肉价钱”;脱贫攻坚任务重,地方财政压力大;贫困地区大多是“弱势群体经营弱势产业”,其内生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弱,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当前帮扶方式较单一,“造血式”可持续发展扶贫产业难度大……
攻坚要破难!精准是药方。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内生动力。要持续用好“农民夜校”“扶贫大喇叭”“空中扶贫讲堂”等载体,大力宣传“贫穷不可怕,躺在政府扶持上不思进取就可耻”的思想,引导全社会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学习,坚决做到扶贫不扶懒、扶贫不养富。
深化精准扶贫,创新攻坚思路。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政府有职责,社会有责任,民众有义务。要着力创新,破解以政府为扶贫主体的模式面临“钱从哪来”“钱花哪去”的双重困境,打破“政府热、社会弱、市场冷”的局面。要用政府有形之手,聚合市场之力,琴瑟合奏。要从机制建设上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别是通过教育、产业扶贫等模式,扶到点上、根上。鼓励和吸引更多非公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创业,由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既可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也可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延伸和可持续,释放贫困地区的市场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确保稳定脱贫,强化评估监督。时间服从质量,不搞盲目攀比,常态督查督办。既要防止急躁症,科学调整贫困退出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防止不切实际的层层加码,坚决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也要防止拖延病,要坚决克服挤出效应,避免歇口气的想法,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理清思路、夯实责任。强化项目监管,落实第三方评估。严肃执纪问责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等问题。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2017年,社会上下同心,党群齐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距离“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会更近了一步!
(作者单位:四川乐山市沐川县幸福乡)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