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公共服务改革(2)

句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公共服务改革(2)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公共服务的统筹配套功效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实现协调发展,是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公共服务能够取得好的统筹配套成效的关键。毛泽东曾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注重的一些重大关系。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更加复杂、利益关系更加多元,特别需要处理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增强发展协调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在促进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具体领域的协调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第一,加快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破城乡二元分治,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等举措,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但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第二,加快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近年又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其目的是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但如何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发展,加大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仍需要公共服务有更加突出的表现。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也需要有配套的公共服务政策。

第三,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具体领域的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具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十分重要。在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生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文化体育、交通通讯、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亟需相关具体制度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