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中国崛起

核心提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一带一路”建设有很多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共同体,有利益就有责任,便要构建责任共同体,最后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是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和治理观。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命运共同体,打造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地区乃至国际合作的一种新模式、新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已超出预期。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虽然对外我们一般不称“一带一路”战略,因为对外称“战略”一词太敏感,但实际上“一带一路”对中国来讲无疑就是一个战略。现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很大,所以“一带一路”是“优化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一个重大战略。

“一带一路”到底发挥什么作用?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我认为“一带一路”就是这么一个杠杆,它正在撬动着地球。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中。“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战略来说应该是一个“管总”的战略,对外开放的总抓手。

中央对“一带一路”重视到什么程度?2016年,中央有两次重要活动的主题就是“一带一路”。其一,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这次会议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李国强研究员讲“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二,8月17日,中央专门召开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8项要求。其中有一个要求是“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为抓手,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次会议结束以后,很多人问我“获得感”是什么,我讲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二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推进这些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三是通过产能合作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也就改善了民生问题。

2016年12月3日,外交部长王毅在2016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我们要精心筹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将是2017年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头戏,是我们为提振世界经济采取的战略举措,为深化国际合作搭建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的创新实践。我们将通过举办论坛,擘画“一带一路”建设蓝图,深化彼此发展战略对接,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为打造开放型经济格局、提振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一带一路”,特别是从专业、系统的角度出发,给大家介绍一下“一带一路”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背景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背景

地缘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处特别强调缘分,国家之间也是如此。我国领导人与周边国家领导人谈话时经常会说一句话,就是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既然搬不走,怎么办?就要想办法将关系处理得更好一些。

第一,在中国人口地理上有一条“胡焕庸线”,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这条线东边和西边的差别有多大?从面积上看,东边面积小,西边面积大。线以东地区以43.71%的国土面积养育了94.39%的人口,地方小而人多;以西地区占国土面积56.29%,而人口仅占5.61%。“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地理环境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北半球的人类起源都在北纬30度线上。近代以来,全世界很多发达城市都在北纬40度线上。从东到西,比如伦敦、巴黎、莫斯科、北京、东京、华盛顿、纽约等,大概都在北纬40度线上,所以说地缘环境非常重要。

作为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奠基人的胡焕庸为什么要划这条线?我们最早发现它是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一个分界线,后来我们看到东部地区工业比较发达,因此“胡焕庸线”也是工业和农业的一个分界线。实际上,它是一个年降水量400毫米的降水线。人类的生存发展与水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多少水,降水量极少或是沙漠地带,人口必然不可能稠密。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从东部开始的。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也就是说,我们要利用东部的地缘优势,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使东部地区首先发展起来,其他地区都要顾全这个大局。二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再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也就是说,当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后,国家再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服从这个大局,包括东部也要支持西部的发展。因此,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改革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改革自然和开放连在一起,开放也离不开改革。中国改革开放有一条基本经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我国的对外开放实际经过了三个地缘层次。第一个阶段是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1980年批准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批准海南为经济特区,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接下来就是14个沿海城市,最北边是大连,最南边是北海。这是1984年对外开放的重大布局。第二个阶段是由沿海向内推进,特别是向中部地区推进。第三个阶段是西部大开发。一些中部省份也希望能得到发展,我们又提出了中部崛起计划。此外,针对东北地区,中央还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国是个大国,各个地方的发展都要兼顾到,确实不容易。

对外开放是通过互相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只有存在分工,才能实现经济贸易往来。我们引进外资使自己发展起来,实际上西方国家得益比我们还多,所以是互相得益。今天,我们也开始向外投资,因为各地的资源优势、资源禀赋都不相同。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