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传情的来历

红叶传情的来历

摘要:唐朝大诗人顾况的《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被后人归纳一句著名的成语“红叶传情”,这是诗人亲身经历的一段佳话轶事。

唐朝大诗人顾况的《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被后人归纳一句著名的成语“红叶传情”,这是诗人亲身经历的一段佳话轶事。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

君畴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相传在唐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身在洛阳的年轻诗人顾况拾得从皇家宫女所居上阳宫水道流向下水池(今洛阳市西下池村)的一片红叶,叶面上有宫女题写的哀怨诗句: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萌动爱意的诗人也赋诗一首写于红叶之上,并将这片红叶从上水池传进宫内,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宫女取得联系。此后顾况和这位宫女二人经常凭借红叶传送爱恋的心声。不久发生唐安史之乱(755),官兵为抵挡叛军安禄山进行为期60天的“洛阳保卫战”最终失败。

顾况趁战乱找到那位与他传诗的宫女逃出上阳宫,二人结为连理白头到老。从此红叶被视作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传咏至今。这段甜美的爱情故事也被称作“下池轶事”在洛阳流传。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