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风暴”下的环保问责几多隐忧

“督察风暴”下的环保问责几多隐忧

近日,环保部陆续对外公布2016年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陕西、上海、北京、重庆在内的四省份被晒出“问题清单”,四地问责超过千人。(中国新闻网4月13)

有这样一句歌词唱得好“几多欢喜,几多愁”。看完这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2月底,北京拘留28人,约谈624人,问责45人;重庆拘留16人,行政问责2个单位和40人;上海则有56人被问责,此外还责令整改895家,立案处罚926家,罚款金额达6211万元。”可谓成绩显著、战果颇丰,值得欣喜。但,大家也能感受到,这些成绩皆来源于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和所开展的“督察风暴”。试想,如果没有环保督查的下沉、没有环保督查的高压态势,会有四地问责超过千人的“壮举”?本地的监督部门又何在?其实,“督察风暴”下的环保问责更多的是一丝隐忧。

毋庸置疑,环境污染矛盾突出,雾霾天气范围扩大,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环境污染非一日养成,亦非一日可解决。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雷霆行动有目共睹,对祛除“环境之痛 ”“雾霾之患 ”信心满满。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不但尚未能跟上国家治污的步伐,更落后于人们的期待。“只拉弓不射箭 ”或是“只摇旗呐喊不见行动”、或是有上级督察便做做样子,该上的项目照样不落下。当然,问责动真格,加大处罚力度值得可赞。凡此种种,如果皆是环保督查落实,那么以后的污染治理路在何方?又如何清理这一路的“污染路障”?

就以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在反馈中指出为例,关中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严峻,西安市已成为全国污染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咸阳市、渭南市2016年大气PM10和PM2.5平均浓度均比2015年大幅上升,但该区域仍在大量新建扩建高污染项目。而且部分地方的相关人员环保底线意识不强,人为干扰国家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正常运行,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实施造假,造成恶劣影响。看到此,相信同笔者感触一样,“督察风暴”下的环保问责,其实只能算是推动环保治理的“一招棋”,如果不能更好的解决相关地区的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如果不能从根上解决地方党委政府对环保重视,对政绩观出现偏差,就难免陷入“督查——问责——再督查——再问责”的循环节中。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然而,仅凭“督察风暴”下的环保治理,无异于杯水车薪。古语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指人未病先防,重在于养生。治病如此,环境治理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回到问题的原点,对于环境的治理和环保督查,不光是上级环保部门的责任,各地执法部门也应该积极履行职责,相关分管领导干部更应该不辱使命。需要有“稳、准、狠”监督、打击和治理力度;需要有“杀一儆百”的勇气和“零容忍”的决心;需要有“有权必有责”,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担当;需要有环境保护与政绩考核相关联的问责机制建构。或许如此,在督查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的同时,才能改变一些地方管理者环境治理的主观意识。

一言以蔽之。“督察风暴”下的环保问责虽然有几多隐忧,但有督查的环保总归百利无一害。笔者相信,只要加强防范,加大惩处力度,更新环保观念,实行“一岗双责”,让不为、慢为和乱为者 “丢官摘帽”,定能推动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把环保主体责任“扛起来”,让蓝天白云多起来。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