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期待 制度的自信(2)

人民的期待 制度的自信(2)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叫好又叫座的原因

社会问题的大胆反思

《人民的名义》正是通过领导干部之外的人物故事,突破了反贪剧的题材限制,扩大到广泛的社会题材,社会各阶层人物粉墨登场,社会众生态得到充分描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也得以大暴露。比如大风厂工人股权纠纷背后的工人与新兴企业家之间的矛盾、强行拆迁背后的警民冲突,以及信访难、官员唯GDP论和不作为的问题,甚至还有大龄剩女、不独官员才有的中年婚姻危机,甚至中小学生课外班的问题。这些颇具时代特点的矛盾冲突无一不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前电视剧对现实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矛盾的回避,大概是害怕揭露太多阴暗面之后,动摇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与信赖,但从该剧来看,其结果却恰恰相反。剧中的腐败分子形象下自处长上至“副国级”,他们贪婪阴险狠毒,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都造成极大的伤害,让观众深切认识到反腐的正确性、迫切性。

剧中还塑造了一批不忘初心、富有正义感、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形象,他们最为难得的共同点是可信可亲。年轻一代曾经质疑英雄故事的真实性,如今却在朋友圈里表示“最粉陈岩石爷爷”,李达康的“表情包”更是红遍网络。令人动容的,还有郑西坡这样一个底层民众形象,他正直善良、肩扛责任,活在当下、心怀诗意。使主流价值观能够在年轻人当中,在各年龄段、各社会阶层当中引起强烈共鸣,这正是制作方的预期,其效果可能远远超出预期。此剧的播映,透露的恰是一种制度的自信和文化的自信。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