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治理带来了全新的“中国方案”
习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中方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得到沿线各国广泛支持,是因为它顺应了时代要求,符合各国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愿望,同时它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引起了沿线各国人民的共鸣。
“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吸引沿线国家积极参与,是因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不仅有利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而且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国际社会的意义还体现在,一是通过国际合作,使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各国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包容普惠方向发展。二是通过国际合作,形成政策协调、规划对接的合力,共同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三是通过国际合作,把互联互通作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为引领,打造基础设施联通网络。持续推动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构建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四是通过国际合作,展开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合作,营造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局面。
在“一带一路”建设所倡导的国际合作中,“五通”是路径,“共商、共建、共享”是原则,“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目标。
习总书记提出的“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思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的基本遵循,不仅内涵丰富具体,而且指向鲜明务实,其中政策沟通是基本前提,设施联通是优先领域,贸易畅通是核心内容,资金融通是重要支撑,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五通”为沿线各国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为全方位推动国际合作,为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互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确立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在以往的国际合作中,政治互信问题、政策衔接问题、制度对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合作的成效和进度。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遵循平等、追求互利。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在实现我国利益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照顾沿线国家的利益。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起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联系,努力实现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与沿线国家现行的政策法规相互贯通,在减少或降低资本、商品、人员往来中的政策壁垒的同时,与沿线国家形成持续稳定、协调一致的政策行动。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一带一路”倡议因应世界大势,致力于把各方潜力挖掘出来,把彼此的互补性结合起来,把不同国家的利益融汇起来,把不同文明的优秀基因融合起来,持续营造地区稳定和平的政治环境,持续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与繁荣,最终实现政治上讲信修睦、经济上合作共赢、安全上守望相助、文化上心心相印、对外关系上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支撑,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和纽带。如果说古代丝绸之路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是伟大的丝路精神的话,“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一带一路”建设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终极目标,“一带一路”建设无疑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可能、夯实了基础。
刚刚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国人关注,为世界瞩目。与会各国代表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描绘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蓝图,拟定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规划,峰会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将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植根于深厚历史积淀、立足于谋求人民福祉、致力于人类美好愿景的“一带一路”建设,终将缔造出人类文明史上新的辉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所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