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峰:谱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2)

何立峰:谱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2)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一带一路建设4年来成果丰硕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4年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并参与其中,各国政策协调不断加强,一大批合作项目加速推进,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沿线产业合作形成良好势头,民众已经从中得到实惠。

推进战略规划对接,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我国大力推动与相关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愿景、经济政策有效对接,先后与近7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和中哈、中塔、中捷等对接合作文件已经编制完成。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增强了政治互信和合作共识,发展的协同联动性不断增强。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设施联通不断加强。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工程扎实推进,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的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我国与沿线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与法国、德国等就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达成共识。油气、电力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促进了国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推进投资经贸合作,贸易畅通不断提升。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一带一路”自贸区网络加快构建。2014年至2016年,我国同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900多列,成为沿线国家促进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平台。

推进金融创新合作,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9个项目提供了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已签约15个项目、投资达40亿美元,我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促进了地区金融形势稳定。

推进人文社会交流,民心相通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弘扬丝路精神,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促进了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各国民众相知相亲。我国在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0个中国文化中心、新建了一批孔子学院,与沿线国家共同举办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活动,加强了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发挥科技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升和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