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端午节的5月27日晚,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光盘行动”在北京西单一个小胡同里展开——著名“光盘行动”公益活动发起人徐志军与十余位志愿者简朴聚餐,并展示吃光的盘子,以此纪念“光盘行动”开展四周年。(5月28日 新华社)
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蔬菜粮食来说,吃了多少不感到可惜,有一丁点的浪费也觉得可惜。钱是你的,物质却是属于大家的。所以,“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浪费的坏处是能够看得见的。当前,我国食品浪费情况依旧突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城市餐饮业食物消费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可持续消费模式实证研究》(2013年-2017年)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成升魁说,根据该项目研究,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万人一年的口粮。假如人人践行“光盘行动”,就会解决不少的人温饱问题。但要真正严防“舌尖上的浪费”回潮,把“光盘行动”进行到底。以笔者愚见:要自律还要他律。
自律,是一个人的善良品质、守则意识、文化修养、君子风范,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都能秉持做人、做事的“底线”,崇尚道德、敬畏规则,在名利场上分得清楚河汉界。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说到底,都是自律的人,可以说,自律才有正能量,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任何民族都必须有自律的人。离开这种能量,廉洁不兴、公平不兴、节约不兴、国家不兴。自律是“舌尖上的浪费”的“克星”,正是我们有一大批自律之人,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半份菜”、“按量点菜”,树起“光盘行动”的“标杆”,引领着我们社会的节约风潮。
他律,是一种强制手段,无论一个人内心是否愿意,都必须保持形象上的完美。英国哲学家休谟的“无赖原则”先假定,人性是恶的,因而每一个进入权力机构的人都可能是坏人(即“无赖”),因此在进行权力机构的体制设计时,需要紧紧盯着人性的弱点,按“最差情景”行事,才能确保从制度上对“无赖”进行严格的防范。对于制度而言,越严酷越好,再严酷的制度都落不在一个没有犯错人身上。其实,在社会上真正有主见者毕竟是少数,跟风者居多。人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坏榜样同样还是无穷。如果正在“光盘行动”中奔跑的人,看到“舌尖上浪费”的人毫发无损,甚至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的话,就会掉转头来“追尾”,使得“舌尖上浪费”回潮。严惩一个人,便能产生“挽救大家人”的效果。
辩证地看,自律是他律的基础;他律是自律的保证。自律是一种积极引导,带领人们走上道德高地;他律是一种有力督促,“倒逼”不自觉的人回头找“岸”,过节约生活,主动参与到“光盘行动”中来。只有自律“软件”上来了,他律“硬件”也完善了,“光盘行动”就能成为我们社会的“积极文化”。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531/949657.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山西省保德县天桥水电有限公司)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