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倡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
■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深入推进,国际形势中不确定性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举办高峰论坛,唱响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主旋律,为世界经济增长谋求动力,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振信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路径,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响应,彰显我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伟大实践。高峰论坛集中展示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描绘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宏伟愿景,彰显了“一带一路”建设对解决人类发展难题、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 “一带一路”合奏着历史和现实的壮丽交响,承载着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以高峰论坛为契机,“一带一路”这艘巨轮正蓄满和平发展的能量,扬起合作共赢的风帆,载着各参与方乘风破浪,驶向和平繁荣的美好未来。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倡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出席并主持高峰论坛圆桌峰会。29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圆桌峰会,多国高级官员出席开幕式和高级别会议等活动。与会代表来自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总数约1500人,嘉宾云集、盛况空前,凸显“中国倡议、全球响应、世界共赢”的积极成效,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合作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一、高峰论坛举世瞩目、成果丰硕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深入推进,国际形势中不确定性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举办高峰论坛,唱响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主旋律,为世界经济增长谋求动力,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振信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路径,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响应,彰显我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凝聚了广泛国际共识。习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参与,使“一带一路”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内涵缺乏了解,少数国家对中方意图仍存疑虑。习主席在论坛上积极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系统梳理“一带一路”建设4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阐释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生动揭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源头和发展大势,取得了消疑释惑、扩大共识的显著成效。高峰论坛发表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是首份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性、权威性文件,既有理念引领也有行动规划,集中反映了关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目标、原则和举措的国际共识。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习主席描绘的“一带一路”合作蓝图符合国际潮流,前景广阔。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多国领导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长期、宏伟的历史性工程,高峰论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充满智慧和极富远见的战略,不仅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和平。习主席在开幕式上的演讲犹如火炬照亮世界。很多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引用“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等中国俗语,表达对“一带一路”的衷心认同和支持。论坛期间,我国在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基础上,又与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商签有关合作文件,有力拓展了“一带一路”朋友圈,形成各方合力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声势。
明确了共同努力方向。“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展开的新阶段,方向指引、路径规划至关重要。习主席从顶层设计角度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深入开展产业、金融、设施联通合作,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上述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契合各国发展需求,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得到与会各方积极响应。论坛期间,我国同有关国家达成重要共识,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具体路径,把美好的愿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把宏大的蓝图转化为清晰的路线图。
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高峰论坛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达成5大类、76大项、270多项合作成果,体现了“一带一路”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落脚点的行动力和实效性。我国同柬埔寨、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多国签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交通运输合作协议,中欧班列合作、雅万高铁和匈塞铁路等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显现。我国同30个国家签署政府间经贸合作协议,同格鲁吉亚签署双边自贸协定,同多个国家致力于共建经贸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增添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内在活力。同泰国、马来西亚、波兰、阿富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签署核能、水资源、电信、科技、环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合作协议,有力拓宽了“一带一路”合作领域,让有关国家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各方赞赏中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谈,而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以统筹协调、改革创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为特点的合作新模式,将推动各国共同走上发展富裕的新道路。
构筑了完善支撑体系。“一带一路”是着眼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牢固完善的支撑体系。习主席宣布我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设立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方提出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等举措,同多边开发银行建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建立能力建设中心,同有关各方共同制定“一带一路”建设融资指导原则,鼓舞了各方参与“一带一路”的信心和干劲。我国推动建设一批科技、环保、新闻等领域综合性服务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长效支持。中方上述举措赢得广泛赞赏,与会领导人表示这些举措体现了中方作为首倡国的历史担当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决心,各国也应拿出更多实际行动,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合作。
拓展了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论坛期间,习主席同所有与会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双边会谈会见,有力拓展了以“一带一路”为主干的伙伴关系网络。习主席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各领域合作,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进一步充实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习主席会见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领导人,就支持多边主义、推进中欧四大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习主席广做周边国家领导人工作,引导其与我国增进互信、扩大合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维护周边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习主席还与非洲、拉美等与会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亲切交流,深入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机遇,推动我国同各方关系进一步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