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磊: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2)

郑磊: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2)

我国各级城市是公众集中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数据具有高密度高价值的特点,开放城市数据有利于吸引社会各方基于城市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对开放数据进行融合利用,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现阶段应重点以各城市为切入口,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政府基于城市需求和自身特色,率先开放政府数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数据开发利用,并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地方开放政府数据,并为未来国家层面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提供各地数据的来源。同时,还应促进各地开放的重点领域数据集之间的关联融合,深入推进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生态体系的发展。

开放符合标准的、能被“利用”的数据。目前各地平台开放的数据集在数量上已初具规模,但其中真正符合完整的、原始的、可机读的、非专属的、以接口形式提供等开放数据标准的数据集仍然偏少。不符合标准的“数据集”基本上无法被再次利用,也无法产生大的价值,将会使数据开放流于形式。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可按照开放数据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开放完整的、原始的、可机读的、非专属的、结构化的、高价值的数据集,使被开放的数据能被社会方便地获取和利用,以创造更大的公共价值。

授予用户使用数据的权利。目前,许多地方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还未提供明确充分的数据开放授权,以确保用户免费获取、不受歧视、自由利用、自由传播和分享数据的权利。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界定“开放数据”和“不开放数据”的边界,制定相应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在保障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放政府数据;对于法律已允许开放的数据,应明确保障任何人不受限制地对其进行合理使用与分享的权利。只有被充分“授权”的数据,才能被安心利用,最终释放能量。

开放“鲜活”的数据。不少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上线后未能保持数据集的持续增长,已开放的数据集实现动态更新的比例也很低,且只有少数地方将历史上多个批次的数据留存在平台上,允许用户下载。对此,应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确保开放数据集存量动态更新,增量持续不断,历史量长期保存。只有源源不断地开放“鲜活”的数据,才有可能真正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

让数据使用者真正有获得感。各地平台上的数据集在主题领域设置、数据提供部门选择和数据集名称设置等方面,较多体现的是政府部门的视角,而非用户视角。社会公众是否看得懂政府部门设置的数据主题分类和数据集名称?能否找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数据?政府开放最多的数据集是不是数据使用者最 需要的?这些问题大多并未考虑在内。政府进行数据开放应更多从用户的实际需求而非政府部门的自我判断出发,不断向数据使用者征集需求和建议,更有针对性地供给真正高需求、高价值的数据集,让“用数据的人”有更多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