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资本驱动下的智库异化(3)

警惕大资本驱动下的智库异化(3)

——以欧美智库发展演变为鉴

欧美智库异化现象对我国智库发展的警示

欧美智库从独立走向异化现象的背后,不仅反映了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内在问题,也隐含着智库自身发展中的运作体制机制缺失。为此,我们也应该认真地思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保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角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国家人民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必须充分发挥智库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角色”,杜绝权力与资本对智库的侵蚀,既不能成为政府的“传声筒”,仅仅跟在政策后面作诠释与附和,更不能成为资本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或资本追逐利益的工具。智库必须站在时代最前沿,以其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充分利用系统化的专业优势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公共政策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与建议。目前有些智库基于生存发展需要,为更多筹措资金而放弃原则,最后沦为资本附庸。为此,智库建设必须重视客观公正,探索通过社会化筹措资金方法推动智库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话语体系。我国智库有着与欧美智库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须体现中国国情、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切忌简单套用欧美智库标准,把欧美顶级智库假想成中国智库发展的“彼岸”。要立足国情,从我国历史文化、改革开放实践中发现新问题,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的大局中把握规律,研究提出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中国独特的智库话语体系,特别要防止在嫁接西方智库理念和运作方式的同时,成为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政策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好引导与规范作用。

关注和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自身素质建设。智库要坚守公益宗旨,关注公共政策和国家战略问题,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必须与商业利益割裂开来,否则会被资本绑架,失去科学性、公正性。要提高智库尤其是社会智库的财务透明度,目前我国智库建设中,财务信息是智库信息中最不透明的部分,而在财务透明度中,社会智库的财务透明度处于较低水平,低于高校智库和事业单位智库。从理论上讲,由于社会智库资金来源渠道较多,其财务透明度理应更高些。此外,要提高智库研究水平,形成专业品牌优势,严防智库研究标签化、娱乐化、趋利化。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不具备咨政能力或者以营利为主的企业或机构,以智库为名获取社会资源。建议智库界成立联盟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加强相互监督,自觉抵制违反行业规范的行为。

(作者:谢华育 杨亚琴 李凌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