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三个关键点(2)

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三个关键点(2)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特别是中国经济运行亮点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OECD)等机构纷纷调高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其中,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不仅成为世界经济预期提振的重要支撑,更与美、法、日、德等主要经济体阶段性走强一道,成为拉动彼此外部需求的重要力量。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性战役。

要继续果断“去产能”,谋求“新动力”。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途径,坚定不移地化解钢铁煤炭等领域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

要继续精准“去库存”,体现“人本观”。采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等方式,向房地产“泡沫”开刀,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行为,真正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要继续灵活“去杠杆”,稳妥“防风险”。“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发展股权融资”,运用“七十二变”,通过“以小搏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要继续用实招“降成本”,帮企“减负担”。本着既做好“减法”,又做优“加法”的原则,敢于向自己“开刀”,大刀阔斧地“简政放权”,坚持上下联动,在税费、融资、制度性交易、用能用地、物流、资金周转等方面,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轻装上阵”。

要继续着力“补短板”,固本“强根基”。坚持在制度上破题,先从政府“不花钱就能办”的这些事情上做起,敢于拿出硬措施、排出时间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倾力调动有效投资向“补短板”倾斜聚集,初步达到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力的目的。

全面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是关键。科技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继续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是必然选择。

今后,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最近讨论通过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双创”服务,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率先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支持地方性法人银行增设从事普惠金融服务的小微支行;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完善社保、税收等相关政策以适应新型和灵活就业形态。同时,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创新主体对人才激励的自主权。

继续稳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保障。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并写进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要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打通中国经济的体外循环。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欧亚非大陆腹地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为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下一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和实践者,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沿途国家和地区间沟通交流,凝聚共识,加强合作,积极鼓励和引导国内企业、社会资本等采取市场化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总结提升我国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经验,推动我国的高铁技术、港口建设等中国名片“走出去”,让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国经验”“中国速度”带来的高效、便捷与便利,让世界一起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其次,要进一步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进一步疏通中国经济的体内循环。要坚持在既定发展蓝图的指引下,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将不同地区发展差距所产生的“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要紧紧围绕“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创新路径”做文章,切实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市场各资源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快知识与技术积累,切实提高效率效能,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和增长带,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努力打造国内区域发展“双引擎”。

发展形势越是复杂多变,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定能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础,为中国经济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新空间。(尹立成)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