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利走向胜利——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7)

从胜利走向胜利——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7)

摘要:今天,全军官兵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加自觉的行动,把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贯彻到军队建设发展的各领域。全军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政治要求和制度规定,将之作为铁规铁律来执行。

20170726025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行军途中爱护老百姓庄稼。(新华社发)

“不就是为了孩子吗!”多么简短朴实的一句话,折射出红军将士的博大胸襟和革命初心。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全民族抗战爆发。国共合作,军队改编,许多干部、战士想不通,尤其是对“红军改名”和“穿国民党军服”“戴国民党帽徽”意见很大。

1937年9月2日,八路军120师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师长贺龙说:“今天国难当头,为了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愿意带头穿这身灰衣服,戴这颗白帽徽。别看我们外表是白的,可心里是红的,永远是红的!”“白皮红心”,民族大义!9月3日,120师8000多名抗日健儿从驻地出发,东渡黄河,挺进烽火连天的山西抗战前线。

为了民族、为了人民,这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真诚的付出、忘我的牺牲。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官兵中激荡着这样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为了人民,愿作胜利前的最后一批牺牲者!”1949年5月,上海的一个黎明。打开家门的市民们吃惊地发现——经过一夜激战的解放军官兵怀抱钢枪露宿在雨后湿漉漉的街头。从这些秋毫无犯的官兵身上,人们更加深切地认识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人民的福祉,一代代革命军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一代代官兵传唱的这首歌,昭示着人民军队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生动诠释着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名称虽然随几经变更,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色始终未变。

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人民子弟兵浴血奋战;和平时期,为了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民子弟兵勇挑重担。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百万大裁军为标志,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军营响彻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大局下行动!

仅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就先后参加和支援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数百项,建立扶贫联系点3万多个,转让科技成果数万项,援建“希望学校”“红军学校”上千所……洪水涌来,他们冲锋在波峰浪尖;疫情肆虐,他们战斗在无形的战场;大地震颤,他们投身于抗震救灾一线;扶贫攻坚,他们承担起“最难啃的骨头”……人民的需要就是子弟兵奋勇前行的号令。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正是人民军队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这支无产阶级政党缔造和领导的军队,便深深地打上了“人民”的烙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