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危图安方能行至久远

知危图安方能行至久远

近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就是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经历了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励志改革、追求创新,在摸爬滚打中探索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新政,在批评质疑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大政方针,解决了许多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看似难办的大事,得到了群众的赞许和世界的认可。这些成绩是值得肯定、令人称道的。但是,古人云:“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训告诉我们,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成绩显著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

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济上,我们仍然面临着下行压力,潜藏着金融风险;政治上,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的毒瘤还没有彻底根除;文化上,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依旧存在,中华文化的传播还远未达到广泛深入,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社会上,脱贫攻坚任务尚未完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服务还不健全;生态上,环境破坏现象层出不穷,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古人云:“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中国共产党96年来遇到过许多困难,但正是凭借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党高瞻远瞩、洞悉问题、战胜困难,在一个个挫折中不断成熟,在一场场考验中不断成长。如今,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在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短短三年时间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激发出忧患中潜藏的强大力量,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境地,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上,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高度警戒状态。要用“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以敢闯敢试敢冒的锐气,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敢于攻坚不怕风险,善于突破不怕挫折;要以卓越的智慧,放开胆子,迈稳步子,善于解放思想,务求创新发展,找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结合点,推动党的事业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1945年在延安窑洞,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执政68年,改革开放39年,正是秉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真理,树立“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的思维,才能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断发展。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唯有依靠知危图存的信念,才能战胜改革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728/957555.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赵小丹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