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全球科技资源 占据国际创新高地

整合全球科技资源 占据国际创新高地

科技革命引发人类文明的跃升,21世纪的世界,谁能充分有效整合与利用全球化的创新要素,谁就能占据创新发展高地,从而引领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节点,充分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如何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答案是:创新驱动发展。

那么,什么要素使创新来得更快、更强?答案是:国际创新合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共同作用,科技创新尤其如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高新技术需要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不仅高新技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都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通过务实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有效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占据国际创新发展高地。所以说,国际创新合作是创新人才、创新环境的集大成者,是创新的加速器、是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力量。

科技全球化和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全球化速度明显加快。第一,由于互联网技术和现代跨国交通的低成本、便利化,降低了个人和组织的国际交流门槛。第二,“科学的本质是交流”,科学共同体本身就具有国际交流的内在动力;科学无国界,科学研究只有世界第一,没有国内领先。第三,诸多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都需要全球科技界的合作协作才能解决。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为科技全球化提供了有效载体,通过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招聘全球人才等举措极大推动了科技研发的国际化。第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充分认识到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意义,通过顶层设计、合作规划引导国际科技合作的方向和目标,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制定相应法规和政策,为科技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保障。

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在上一轮全球化过程中,经济的比较优势和自由贸易是其主要特征,后发国家依靠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实现了经济腾飞,在经济规模上逐渐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016年金砖五国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全球的23%,而中国的经济总量早在2010年就已达世界第二。当前,虽然部分国家经济贸易政策呈现“逆全球化”趋势,但全球化作为人类发展的历史潮流方向不会改变。问题是未来的全球化其内容和特征将是什么?答案存在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即驱动要素上,传统以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为主要要素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渐转向以创新、人力资本为主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即使没有贸易保护政策,未来以商品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进程也存在着“天花板”效应。新的经济模式带来新的全球化内涵,各国创新要素禀赋的差异和竞争将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动力,创新要素的流动将成为未来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科技革命引发人类文明的跃升,21世纪的世界,谁能充分有效整合与利用全球化的创新要素,谁就能占据创新发展高地,从而引领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

国际科技合作呈现“一极多强”的世界格局

科技创新是创新活动的源头活水,是创新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子,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国际科技合作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科技部发布的《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6—2017)》指出,通过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国家间科技创新资源的互补共享,更好地整合优化全球科技资源和要素,形成强大的创新源,也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降低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整体效率和水平。在竞争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可以更快缩小与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自身创新发展能力。

国际科技合作版图呈现“一极多强”格局。根据《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现状报告》,在国际科研合作中心度指标方面,美国以12.0位居首位,英国为6.7、德国为6.5、法国为4.7、意大利为3.8,分别位列2—5位,中国以2.8排名第七。国际合作中心度表征了一个国家的科研国际合作在全球科研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难看出,美国作为“一极”在国际合作中的中心位置,而我国虽已成为“多强”之一,但距离美、英、德等国还有较大距离。国际科研合作中心度在某种程度上也表征了不同国家对全球创新要素的整合能力,我国经济总量虽已高居世界第二,但对全球创新要素的整合能力与我国当前的经济规模还不相匹配,这将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短板,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经历了恢复和学习、全面展开、互利共赢、部分以我为主四个阶段,逐渐从国际合作的舞台边缘成为主要角色之一。

目前,我国已经与158个国家建立了科技交流关系,签署了11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参加了约200个政府间国际科技组织和多边机制,在70个驻外使领馆派驻有科技外交官。截至2015年底,全国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数达到549家。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布局基本形成。

在双多边科技合作机制中,中国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自2010年中美创新对话机制建立以来,中外创新对话机制不断拓展,已逐步成为我国与美国、欧盟、俄罗斯、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重要区域经济体增进互信、消减分歧、促进共识与合作的重要依托机制。另一方面,中国与非洲、东盟、南亚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科技伙伴计划,重点是与这些伙伴们在共建联合研究机构、共建科技园区、共建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目前我国已经参与并主导的多边合作机制包括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第四代核能论坛等多项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参与大科学国际科技合作,不但增强了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我国为解决区域和全球性重大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从而树立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从论文计量指标上看,2015年,我国国际合作论文发文量达7.1万篇,跃升为全球第三。国际合作论文中受中国国内经费资助的论文比例,从“十一五”的31.6%,上升到“十二五”的65.2%;全球多作者论文中超过一半的论文有中国的贡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世界创新中心的目标,关键时刻,我们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凝神聚力攻之。第一,论文合作指标并不能完全代表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程度,还需要在人员、机构、项目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的融合。第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还缺乏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与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第三,科学家和机构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能够引领国际合作的人才和机构比较缺乏。第四,相对于科技界的国际合作,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还未统筹考虑到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体系,民间科技交流亟待重视。第五,国家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投入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偏低,资金的投入方向和效率缺乏科学评估。

未来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节点,充分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国内国际的有利因素有助于我国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更上一个台阶。第一,党中央和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将科技创新提高到了全局战略的高度,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协同统一。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专项规划,预计未来在国际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会进一步加大。第二,当前国际形势有利于我国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空间。后金融危机时代叠加“逆全球化”趋势,发达国家引领合作的能力有所下降,包括国际优秀科技人才在内的相当一批创新资源有转移的趋势,使我国有可能挑起领导世界创新发展的重任,从而掌握未来国际科技创新话语权。第三,我国现有的经济基础、在海外储备的大量留学人才、科技发展基础和合作网络,也已基本使我国具备了冲击国际创新高地的基础。

好的条件因素是基础,进一步还需脚踏实地地实施来实现。建议未来国际科技合作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应当让更多创新主体尤其是企业参与到相关战略设计中,依靠科技智库的专业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使规划更具全局性、系统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做好详细的分类规划,科学选择合作领域方向、合作国家及对象、合作项目等,实施过程中进行科学评估、动态调整。第三,实施以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为引领的一系列国际重大合作项目,掌握国际话语权。第四,在与传统科技发达国家合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实现国际科技合作的双向交流,扩大中国“科研朋友圈”。第五,统筹协调国内相关国际合作单位的关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国家整体效率最大化。第六,承担国际义务,应对全球挑战,积极参与融入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发展形式多样的国际科技合作活动。第七,在国际上大力开展科技营销活动,以双边联合开展“创新年”等活动树立我国创新型国家形象。第八,培养国际合作领军科学家、国际合作专业服务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开放创新的文化。第九,调整现有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平台作用,创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人才计划品牌。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