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之根》探寻中国智慧(2)

从《文化之根》探寻中国智慧(2)

王兆雷:我们拥有世界上形式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拿门神来说,门神是秦叔宝、尉迟恭——一个山东好汉,一个少数民族好汉,给你守卫门户,保护着合家平安。中国的文化形式包含很多生动的民间智慧。我们的文化有共享性。同时,一个民族文化还要有原创性,但只有原创不能共享,老百姓不知道,这种文化就会后继乏人。中华文化是如何做到原创性和共享性相结合?文化厚重的根脉如何继承?又如何发扬为大国文化的大气象?

戴有山: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与人种和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主要是其文化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人类历史上那些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许他们的人种依然幸存,但他们的民族文化和作为文化意义上的民族性,却可能随着自身文化的消失而灰飞烟灭。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续存至今的古老文明,对其破坏就更是一种巨大的罪行。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至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

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击,但文化的生命力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基本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的处世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谐、包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亲)、尊师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促进诚信。

王兆雷:从整体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如何表现?

戴有山: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所以,我想从三个方面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第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纽带。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可以凝聚社会各领域的力量,激发各民族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进取精神,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获取自尊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最大价值公约数,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寻求价值和谐的终极文化基因。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现代化并非西方化。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无法脱离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否则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化惟有内化为民族化才能实现,传统文化也只有经过现代化的创新流变方能发展提升。所以传统与现代并非矛盾对立,而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中的丰厚思想遗产,比如以德治国、民惟邦本、和而不同、重德重教、天下为公、革故鼎新等,正在经过创新转型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文化资源,成为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这里面存在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把握好守成与创新、绵延与光大的问题。十八大历来,中央多次强调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定。得到了人民的认同和拥护。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标识,是华夏儿女保持族群认同和精神团结的文化符号。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我们既要保持民族文化本色,守住民族精神阵地,又要参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所追求的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表明它是一种道德践履之学、内圣外王之学、安身立命之学和人生智慧之学。其中蕴含的大思想大智慧,可以慰藉心灵、涵养德性、纯洁情感,为解决当代人的思想与价值困惑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文化崇尚和平的文化。从我们的传统观念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我们把政治叫文治、教育叫文教、人事叫人文。因为中华文化立国规模就是《周易》中所要求的:以文化天下。所以成就了中华文化爱好和平至善的民族特征。这一文化特征,对于世界的和平是一个贡献。

王兆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近40年来现代化实践探索的结果,更蕴含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发展中。虽然传统文化遭遇到现代化的强烈冲击,我们相信,中华传统文化依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础、智慧源泉和文化渊源。

感谢您,戴先生!从《文化之根》探寻中国智慧的文化基因,在当代的最大的理论成就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