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之根》探寻中国智慧

从《文化之根》探寻中国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中国智慧,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思想文化形态,并渗透在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中。中国智慧发展的逻辑有哪些?中国智慧对世界有多大影响?

青年学者戴有山的新作《文化之根》一书中对中国智慧有所阐述,该书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这是继2014年他的《文化战争》之后又一部以延绵中华文脉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影响的力作,从文化的根脉对中国智慧的一种理论阐述。《文化之根》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又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对中华文化如何做到绵延与创新这个主线进行了梳理,做了深远的思考,这本书是如何阐述中华优秀文化根脉的?带着这几个问题,著有《国家治理的文化根基》、《中国历史的主流趋势》的知名文化学者王兆雷与戴有山先生在北京展开了一次深度对话。

王兆雷: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生存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曾经滋养过世界广大的人口,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显著价值,依然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也有落后的一面。您认为,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深厚待续的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

戴有山:中华民族是一个曾经拥有辉煌的民族,也是一个频遭苦难折磨的民族。但中华儿女心中始终存有一个梦想,这就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实现,这与美国梦、欧洲梦是有区别的。过去的两三百年,我们在经济、科技、军事上落后了,其根源之一,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失去了自信,丢失了自己的民族之根。近百年来,英雄的中华儿女不断寻找失去的自信,经过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初步富强的梦想,现在我们正全方位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新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日益增长,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意识也随之增强。但究竟什么是文化之根,文化的根脉辐射到哪些地方,对世界文明进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依然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文化之根包涵文明之根、思想之根、军事之根、科技之根等等一切社会形态的根本。何为根?“木下为本,本之为根”也,根,始终深深地扎入泥土之中。文化之根脉,乃血脉相传的基因,是伴随着生命繁衍镌刻在人类生命体上的一种符号和印记。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指深植于中华大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每一位儿女的生存经验、发展智慧、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精神信仰……中国文化紧贴近大地之母,生生不息,广纳兼容,海纳百川,使这种文化成为世界上最有智慧和最有光彩的独特符号。

王兆雷: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建构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伦理纲常、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物我不分的认知方式等等。在漫长的帝制时代,虽然王朝更替政权迭换,但由于经济基础和文化秩序的一致性,使得儒家思想主导的政治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从而维护了长久的统治秩序。我想问,中华传统文化最厚重的根脉是什么?换言之,文化的根源在哪里?

戴有山:一般认为,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史载炎帝和黄帝是两兄弟,炎帝居住在姜水一带,黄帝居住在姬水一带,年代距今约有5000年。后来炎帝从姜水向东发展,在今河北一带跟黄帝部族联合,和东面九黎部族的蚩尤发生冲突,于涿鹿把蚩尤打败。接着黄帝和炎帝又在阪泉发生战争,推进了更大部落联盟的形成。

我们知道,很多早期的发明都发生在炎帝和黄帝时代,比如播五谷和尝百草、发明中医中药,就是炎帝时的神农氏;而用火、造车、制衣、造字等,这些功劳则记在黄帝身上。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最早贡献。

有了这么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当民族出现了危机,需要用革命和救亡方式获得新生的时候,我们往往就想起这种文化。清朝末年,有个叫刘师培的革命家就提出,中国要用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记年。他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唤起人民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孙中山在公元1912年元旦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也曾提出用黄帝登基年记元,宣布当时按黄帝纪元为4609年11月13日。如果按这种算法,现在该是黄帝纪年的4706年。

在跟黄帝有关的创造中,其史官仓颉造文字,应该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大智慧。从早期人类结绳记事,到后来把文字刻在竹片、木头和甲骨上,再到后来出现比较成熟的文字符号,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进步。汉字的创造,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中华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关键的作用。因为我们使用象形文字,形态比较稳定,本身就蕴涵着民族认同感。从秦汉经历唐宋到我们现在,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从地域看,中原和古吴越、闽粤的方言差别就很大,至今还有人互相听不懂方言。但统一的文字形态早就把历史与文化紧紧凝聚起来了。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认同的基本根基,汉字就承载了这一功能。相反,拼音的方法容易因语音变化造成语义的改变,进而造成文化上的隔膜。我没有考证,欧洲小国林立,是不是和使用拼音文字有关?

所以,汉字是中华民族史上值得珍惜的“传家宝”,传承着最重要的中华文化根脉。

王兆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博的包容性,不同种族之间的血缘差异可以用文化来吸纳和消解。历史学家陈寅恪讲“中国是文化大于种族”,就是说不同的种族之间的矛盾可以用文化来消融。在我国,中央民族学院可以有56个民族唱歌跳舞。在文化和种族之间,中华文化成全了大国的立国规模和海纳百川的立国风范。请问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是如何形成的?

戴有山:历史学家钱穆曾把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的结构形态做了这么一个比喻:罗马帝国就象一个屋子里面悬着一盏巨大的灯,而秦汉就象屋子里有很多的灯相互映照。罗马帝国是用强光征服人家,只要这盏灯一灭,整个屋子都暗了。而秦汉这些灯是各地融合起来的,只灭一盏,其他灯还是发光。罗马帝国这个曾经强盛一时的大帝国最终破灭,而秦汉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但作为一个民族还是延续下来了。

中华民族“不欺生”是其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特点,历史上,各地域、各部族创造的文化精华可以共享共融。关于中华民族的始祖,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他为了采访轩辕黄帝的遗迹,曾“西到空桐,昆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几乎整个中原地区,“长老皆各往称黄帝、尧、舜”。在世界其他地方,一个民族出现杰出人物,周边民族往往把他看作“魔王”。而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就显得雍容大度。有包容才愈能发展,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就是由于文化中存在着“有容乃大”的品格。

王兆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有经史子集、四库四野,少数民族还有三大史诗,以及民间百戏百艺,其丰富性和浑厚的内涵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度阐释、批判、转化和弘扬。你认为,如此丰富的文化,是相互排斥,还是和平共生?又如何厘清文化的主线?

戴有山:讲文化血脉当然要讲诸子百家,重要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讲的六家:道家、儒家、阴阳家、墨家、名家、法家。刘歆定为十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重中之重当然要数孔子的儒学,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所在。在清朝末年,革命派提出用黄帝纪年的时候,维新派康有为提出用孔子纪年,把孔子去世的那一年作为中华民族的纪元。是年(光绪二十一年)是孔子去世2343年。后来康有为企图把孔教申请成为国教,但是没有做成。

有人从孔子思想中找出几个方面的精华,或称“孔学精华入瑞”。其一:“仁,仁者,人也”,就是把人当人来对待,“泛爱众,而亲仁”,实际上是博爱思想。其二是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弟子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人受用一辈子呢?子曰:“恕”。这个思想对人类以坦荡胸怀处理人际关系,贡献是很大的。第三是由他的弟子传达出来的——礼之用,和为贵,要搞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第四是好学勤勉:“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五个是“有教无类”。还有是关于交友、气节、发愤等等。儒学严格来讲就是教育我们人与人如何相处、个人与社会如何相处,国家与国家如何和平相处。有一套规范的秩序。这个秩序就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孔子的思想是对于人际关系、人间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合理化思考的结果,一般认为它有三个重要来源:第一,周公的礼乐制度;第二,他所继承的商朝的祖宗崇拜——孝文化;第三是来源于东夷民族的仁义道德。“仁”作为孔子最核心的思想,竟来自少数民族的部族,这一点就可见他的高明之处:把民间的习俗、少数民族部落的民俗转化到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中。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