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近出台一项治吏新政,旨在打破铁饭碗,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人民网,8月8日)
一直以来,干部能上不能下、好上不好下都是治吏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铁饭碗”思想在许多官员心中根深蒂固,如果再能谋个一官半职,那“铁饭碗”就容易变成“银饭碗”或者“金饭碗”,长期拥有和使用。所以,为了追求更好的待遇、更高的薪水,一些干部在如何“上”上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激情和热情。
按理说,干部对工作有激情,对事业有热情是好事,干部既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为党的事业增添光彩,还可以为群众带来更好的实惠,可谓一举多得。然而,“上”去之后,又会有怎样心态呢?一些干部稍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裹步不前,一些干部取得一点成绩就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一些干部有点进步就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更有一些干部取得一点成绩就躺在“功劳簿”上为官不为或者乱作为,等等。激情消退了,初心忘记了,脚步停止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有畅通“下”的渠道,让一些人以为只要“上”去了,就不会轻易“下”去,只要有一朝“上”去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事实上,“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干部上下流动也应该像“逆水行舟”一样,有向上的激情和动力,才能保持现有的位置和“上”去的机会,如果没有这种内生的动力,缺乏了前进的激情,那应该让其“下”去,让有能力者前来代替,进而倒逼每一个职级的干部都奋发有为。
当然,畅通“下”的渠道可谓知易行难,除了明确哪类官员、哪些行为可以让干部“下”之外,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严格执行、逗硬落实。既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抛开一些人情干扰,避开一些人为干预,让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地,又要教育和引导好被“下”的干部,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充电,待“满格”后还能将其继续提拔使用,这样才叫“能上能下、能下能上”。唯有这样,才能激活干部选任和流动的“一池春水”。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808/959013.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