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闻观的根本政治指向

西方新闻观的根本政治指向

近些年来,西方新闻观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思想议题。受其影响,有人要求“信息自由流动”,行使新闻媒体作为“无冕之王”的“第四权力”;有人不仅质疑“党管媒体”原则,还肆意曲解“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新闻舆论关乎旗帜和道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当前,需要加强辨析引导,进一步把握西方新闻观的根本政治指向。

西方新闻观的理论观照

观者,总看法也。新闻观是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基本问题的总看法,是世界观、价值观在新闻方面的体现。从西方新闻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比较中,能够看到它们的重大差异。

整体看来,西方新闻观在“新闻自由”口号下展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党性原则”为前提,由此形成了几个重要区别:一是在性质定位上,前者反对政府干预新闻活动,寄望在“思想自由市场”的争论中得到正确结论,后者认为新闻是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需要在政府管理下开展工作;二是在职责功能上,前者把新闻媒介说成“社会公器”,强调它具有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第四权力”,后者认为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需要遵守宣传工作纪律;三是在报道内容上,前者宣称新闻报道要“客观中立”,保持超然态度,后者要求把握导向,发挥社会舆论引导作用。

根据“报刊的四种理论”,西方新闻观当属自由主义理论传统的当代延续。在早期,这种报刊理论在普及知识、开启民智、反封建束缚、促社会发展方面,有其历史进步性。同时也要看到,这种理论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媒介观念上的反映,如同放任市场作用会导致经济危机一样,建立在抽象理性人基础上的“思想自由市场”也可能导致社会危机。进入20世纪后,西方片面追求“新闻自由”使资本控制了媒体,垄断扼杀了思想自由市场,煽情新闻大行其道,揭丑报道充斥眼球,建立“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呼吁日显迫切。

在冷战时期,“新闻自由”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思想武器。指导冷战斗争的《十条诫命》曾说:“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成功了一半。”21世纪以来,有西方国家提出,在国际博弈中媒体是决定性的对抗平台,因为“虚拟冲突和认知伤害与现实冲突、现实伤害一样重要”,并且认为用非军事行动(劝说和激励)赢得意识形态对抗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样,西方新闻观演化为一些国家开展和平演变的工具。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