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把首都历史文化的“金名片”擦得更亮(2)

刘洋:把首都历史文化的“金名片”擦得更亮(2)

另一方面,要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保障“都”的功能,立足质的提高,坚定“舍”的决心,舍掉“白菜帮子”,保护并获得“菜心”,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优化首都功能,腾笼换鸟,重塑城市生态。要在保护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旧城科学合理的保护性更新, 以实现“风貌保护、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人口疏解、产业发展” 等多个目标的有机统一。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分类保护和利用,对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不宜进行过度市场化开发,要充分挖掘文物资源的品牌价值;对文人会馆等可以适当市场化利用的文物资源,政府要发挥“裁判员”角色,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对胡同旧厂房等资源不断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提高创新孵化器的产业培养能力;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开发更多内涵丰富、创意新颖的特色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开发如什刹海、大栅栏、琉璃厂等更多能让人静下来、沉下心、记得住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会馆是北京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我国明清时期由同乡或同业组成,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科举考试和工商业活动。如今,会馆文化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承的纽带,其间的匾额、雕刻、楹联,无不铭刻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会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座座饱含沧桑的精美建筑物、百业并举的繁荣历史画卷,还有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的商道精髓,尊师重教、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知是达观、和谐相处的思想光芒。如何集合区域和城市中的“老故事”传承者、“新故事”传递者,以更具当代感、体验性的形式为公众呈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命题。在首都文化中心定位的大方向下,积极实践旧城的整体保护与体验创新,用文化与生活结合的方式,织补历史,展现古都和中国自信风貌,正是破题之道。

把北京历史文化的“金名片”擦得更亮,还要把其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更大战略空间予以考量。牢牢把握好“一核”与“两翼”的关系,以“一核”辐射带动“两翼”发展,努力形成“两翼”齐飞的生动格局。京津冀三地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国都文化、津门文化、燕赵文化有着共同的精神根脉,“中华文明开涿鹿”,炎黄蚩尤三祖文化的中华民族祖先的认知,三地存在共同的文化共识和归属,辐射力量关系重大。“一核”要辐射,“两翼”要联通,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衍生、酝酿深刻的影响力、集群的荣誉度以及巨大的辐射力、感召力和竞争力。深入研究“一核两翼”的历史文脉骨架,以一个统一的价值方向来协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产业布局、文化事业、公共服务等多领域的发展,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才能避免千城一貌,进而达到聚焦优势、聚集要素、聚合人气的效果。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大运河通州段全长42公里,占北京段运河总长度的60%以上,在历史各朝代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运河文化及历史遗存。大运河文化带被列入北京三大文化带之一。通州是大运河的北起点,多河富水、水草茂盛,运河文化是通州主要的文化基因。经过近年来的清淤、河道综合整治等,大运河文化带的水环境正在逐渐好转,湿地建设正在进行,一批高品质、有特色的城市公园、绿地正在被精心设计建设,千年运河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从推动旧城“整体保护”,到“构筑全面保护格局”;从中轴线保护与申遗,到推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从什刹海景区专项治理,到重塑首都独有的壮美空间秩序……北京正朝着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脉标志的宏伟目标大步向前,逐步加快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步伐,以首善标准做好各项工作,提升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能力,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分层次、分类型、分时间、分地域地保护北京古都风貌的所有历史文化要素,弘扬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兼具历史感与现代感的大国首都新形象。

把北京历史文化的“金名片”擦得更亮,还要充分把握北京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历史机遇。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既是北京对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庄严承诺,也是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既是放大奥运效应,拓展奥运商机,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战略,也是我们向世界展示古都北京的历史底蕴、悠久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宝贵契机。城市之美的核心是人文之美。北京是“双奥之城”,借2022年冬奥会东风,提升国际交往能力,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城市人文环境的提升,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开拓市民的国际视野,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利用冬奥会契机,举办更多国际冬季体育赛事,增进与国际体育组织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国际组织落户北京,感受北京的人文之美,让每一个慕名而来的国际友人流连忘返,领略一个创意无限、活力四射、热情好客的北京,让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届时,北京将再一次引聚世界的目光,递上一张耀眼的“金名片”,让她的华夏美服与姿色才气,在全世界人民心底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我们相信,当历史的文脉流动在首都北京的街巷之间、田园之中,融贯在日常生活的韵律中,一条胡同、一座雕塑、一个建筑,甚至一条街的拐角,都会与历史相连,通向遥远的过去,让每个走过的人内心都能充满获得感、幸福感,而这得之不易、失之难觅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悉心呵护、倍加珍爱。

(作者:刘洋,北京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部长)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