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扎根民族传统且具有世界历史丰富经验的中国人
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应当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不仅表现在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持续强大的推动力,还应当体现在人的发展层面,体现在为人类的全面进步特别是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示范。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二者在价值取向上是根本一致的。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幸福,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各项人权,提升人的素质,就能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中国人的发展,必然会通过全球化而显示出世界性的意义。
在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因应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目标,培养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且具有“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中国人。
中国人走向世界,既是人类普遍交往的历史趋势,又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弘扬者和推广者。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一定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源于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源于该民族文化独特的内蕴、样式和魅力。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和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加以转化创新,才能使中国人更加自信、更有底气地走向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
在人的发展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的选择上,应当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视野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大国担当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的当下,尤其需要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只有自觉参与全球化进程,才能拓展人们的交往空间,丰富人们的社会关系,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好地推进人的发展。只有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塑造超越地域限制并具有人类基本良知、优良素养和优秀道德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