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长余:“问题导向”并非倒向问题

贺长余:“问题导向”并非倒向问题

关于如何化解治国理政所面临复杂难题,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问题导向”,主张“带着问题,搞建设、抓改革”。“问题导向”备受关注,然而在理解和运用“问题导向”时,有人存在困惑,甚至误解、误用。

比如,有的人易将“问题导向”等同于倒向问题,一味发问,不求甚解,以致将一味发问转化为泄愤情绪,完全无视问题探究与化解,简单将问题产生因由、责任完全归罪当下政府、社会,对其不满、抱怨,发泄愤世情绪。情绪可传染。一方面,一些听众自身可能正面临相关问题,深有体会,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不满、抱怨、愤世情绪可激发听众主观情感,影响人们客观价值判断,对政府、社会产生误判,易导致过激行为。表面看此类言辞易于被人接受,似乎将人们心中积存已久的问题、矛盾、遭遇,一股脑倒出,就一了百了了。但若平稳情绪,镇定而后,就会发现问题、矛盾依然存在。虽逞一时口舌之快“倒向问题”,但终究不能有效化解,有时往往生发其它不必要“枝节”,产生多余问题。

“问题导向”不同于倒向问题。“问题”有真伪,从实践层面,真问题始终蕴含问题的探究与化解,不同于“为了发问而发问”的伪问题。“问题导向”具有深刻的实践内涵,虽需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但最终指向并专注于如何有效化解现实矛盾与问题。“问题导向”总以化解问题为归宿,是典型的实践范畴。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实质上就是要解决世界中的现实问题,世界的真理性取决于在实践中回应问题的程度。

中国共产党人非常注重“问题导向”,将真正有效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旨归。究竟如何做到坚持“问题导向”?

首先,要强化问题意识,深入调查发现问题。问题存在于现实世界,有些人能发现,有些人却看不见。主要因由在于,针对问题是否具备高度敏感性、是否具备强烈问题意识,即自觉发现、主动查找问题的一种主观意识。该意识是人们切实发现问题的重要前提。然而,具备强烈问题意识并非意味着就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还需深入调查。深入到现实世界,探查问题。“问题导向”从不局限于意识领域,停留于书面或口头,始终主张通过充分调查“取证”,查找真实问题。

其次,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发现问题后,需要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关于问题存在,要有充分心理预期。第一,要清楚问题时时、处处存在,不可逃避,只能面对。第二,要清楚问题是多样的,有“慢性”、“急性”,简单、复杂之别,顺手问题不可掉以轻心,棘手问题也不要垂头丧气,要专心探究解决方案。关于问题归属,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问题始终都需要有人化解,不同角色、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出现问题,需要相关主体坚持“守职尽责”信念,勇于担当,主动担责,属于本职问题,决不可敷衍了事。关于问题应对,要保持沉稳心态。当问题摆在眼前时,在心态上要沉着冷静,审慎应对。尤其面对突发问题,更要沉得住气、稳得住神,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做出合理决策。

再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问题并非抽象、空洞存在,总是蕴含着丰富具体内容,这导致不同地区、不同领域问题,差异很大,不可用同一尺度“丈量”不同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厘清哪些是思想层面问题,哪些是操作层面问题;哪些是历史遗留问题,哪些是现存急需解决问题;哪些是国内发展问题,哪些是国际关系问题等。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同时,在具体分析问题中,要着重把握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进一步研究思考,有所突破。

最后,要增强处理问题本领,做到真抓实干。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需要加强学习。既要全面地学,也要重点地学。要向经典著作、历史实践、专家学者、人民大众学。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处理各方面问题的本领。本领提升之后,有效化解问题就需真抓实干,展开具体工作。“问题导向”时刻反对“教条主义”与“主观主义”,它是“求真务实”精神的真正展现。同时,化解问题过程中,要不忘及时总结,总结处理问题过程中的得与失,为以后少走弯路、错路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为辽宁省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