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胡适遗留北平藏品为何被“身首三处”

揭秘:胡适遗留北平藏品为何被“身首三处”

摘要:要了解胡适藏品被分割的缘由,还得从1954年开始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说起。1954年,李希凡、蓝翎评论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胡适 资料图

胡适走得很匆忙

1948年冬天,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城,郊外的清华大学已经先得解放,城里风传北大将要南迁。此时,身为北大校长的胡适再三辟谣。直到12月12日,胡适接到南京教育部长朱家骅的电报,电文说:“明天派专机到平接你与陈寅恪一家来京”,胡适这才改意决定离开北平。14日,胡、陈两家飞赴南京。

走得如此匆忙的胡适是来不及整理个人藏品的。事实上,胡适除带走其父年谱的手稿及几篇有关《水经注》的文章外,连《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卷的手稿都未及找出带走,更不用说他数以万计的藏品了。

胡适的学生和助手,与胡适在东厂胡同南北相对而居的历史学家邓广铭,是胡适出走时的见证人。他在1995年6月14日写出了这样的证词:

“胡氏的藏书、手稿以及来往的书信等等,一律存放在东厂胡同一号后院的五大间书库内。到1948年底,当时北平和平解放的局势已定,但解放军尚未进城。北京大学派遣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郭松年等人到东厂胡同一号把胡氏书库中所藏的一切手稿、文件、书籍等一律装箱,共装了102箱,全部运往松公府北大图书馆存放。”

胡适自1948年12月14日离开北平后,就再未回来过。这批寄存于北大图书馆的藏品由人民政府给予了安置。1954年7月,北京市人民法院批复给北大公函:“经报请市人民政府……胡适等物品暂由你单位保管。胡适等文物书籍在保管期间,可暂作你校教学科研之用。”1960年,胡适的大部分藏品迁往海淀燕园北大图书馆。

胡适遗愿:将藏品赠与北大

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台湾,胡适都惦记着那些藏品。胡适自知不可能再回内地了,1957年6月4日,他在美国纽约立下遗嘱。遗嘱中,他专门提到了这批藏品:“确信中国北平北京大学有恢复学术自由的一天,我将我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不得已离开北平时所留下请该大学图书馆保管的一百零二箱内全部我的书籍和文件交付并遗赠给该大学。”

由于种种原因,胡适的遗嘱在中国台湾和国外的新闻媒体上早已流布,但中国内地方面却不知。直到1987年,北大图书馆的沈乃文偶然在台湾《传记文学》杂志上看到有关胡适遗嘱的消息,才得知胡适把他的藏品交托北大之事。遗憾的是,早在1954年批判胡适的运动中,胡适的藏品就已被分割了。

胡适藏品被一分为三

要了解胡适藏品被分割的缘由,还得从1954年开始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说起。1954年,李希凡、蓝翎评论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毛泽东决定借《红楼梦》研究,在古典文学领域展开一场针对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

为了准备批判胡适的材料,中宣部从北大图书馆取走了胡适大部分的书信、文件和日记。中宣部资料室根据这些资料,编选了《胡适书信批判参考资料》,内部发行,供全国各地批判使用。

当时,中宣部提取这些资料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手续。据邓广铭猜想:“这很可能是因当时北大图书馆的负责人认为,若再继续保存胡适的这些东西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必须甩掉而后快,所以当中宣部提取时,也不要求办任何手续。”

中宣部从北大图书馆提取的这部分胡适藏品并未归还。到了1958年,中宣部资料室撤销。资料室负责人黎澍转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他便把胡适的藏品带到了近代史研究所。1962年下半年,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召集过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对胡适的藏品进行分配。分配的结果是:将105种善本古籍交北京图书馆收藏,1924件胡适书信和文件交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其他藏品继续由北大图书馆保存。就这样,胡适遗留的藏品被人为地一分为三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高丽萍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