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富洲: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金融服务

赵富洲: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金融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等战略举措,为农村发展描绘了一幅清晰蓝图,为农民规划了更加美好的前景。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新时代新农村贡献力量。

当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生产要素和产业加速向城市聚集,我国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36%左右,至2016年末已攀升至57.4%。相对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户籍、住房、教育、医疗、保障等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每年有上亿农村人口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不少乡村发展活力在降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指明了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三农”工作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就是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例如,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是以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对“三农”工作的时代定位,也蕴含着深厚的“三农”情怀和远见卓识,推动“三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5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产量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民持续增收,人均年收入迈上1.2万元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靠天吃饭成为历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体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涉及“三农”改革的文件密集出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业现代化规划、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文件,为“三农”工作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农业政策性金融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进一步做好农业政策性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围绕支持粮棉油收储,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支持粮棉油收储是农业发展银行的首要职责,是立行之本、发展之基,更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主动顺应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正确处理保收购与防风险的关系,培育壮大优质战略客户群,加大对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巩固和提升在粮棉油收储信贷领域的主导地位,全力保障粮棉油收购不出现大的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延伸信贷支持链条,积极支持粮食种植、购销、加工、销售、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使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前后呼应、各信贷品种之间互为补充,为粮棉油全领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围绕支持现代农业,助力打造生活富裕乡村。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发力点,也是农业发展银行下一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积极支持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信贷手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村土地集中连片开发整治等现代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支持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致富。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围绕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打造产业兴旺乡村。农业发展银行应在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中走在前列,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供应链贯通,全面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一条龙格局。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支持各类休闲农业、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健康产业、农村电商以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庄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围绕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过去只注重农业的现代化,调整为农业和农村两个现代化,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重点,也要在不放松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对民生领域的支持优势,着力补齐农村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民生短板。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让更多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积极支持以农业转移人口、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危旧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积极支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道路建设、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不足问题,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者系中央党校中青二班学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