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区扶贫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梁举川摄
趁着冬日午后的暖阳,四川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大瓦山下,小河村村民杨映强正忙着在小院里晾晒木耳,他身后的新房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还可用WiFi上网。
“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打心底里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干部们的帮扶!”杨映强今年种植了8000棒木耳,收入近5万元,加上打零工收入和公益岗位收入,全年收入能超过6万元。昔日“等靠要”的贫困户,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木耳土专家”。
利州区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开展“扶志扶能树新风”(简称“两扶一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先思想脱贫,再技能帮扶,最终实现本领脱贫。
扶贫先扶志 增收先增技
日前,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的一次村民大会上,年近七旬的赵柏元老汉主动申请退出低保。从抢低保到退低保,背后是利州贫困群众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的巨大转变。
近年来,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劳动力几乎都是老人、妇女,整个村庄缺乏活力,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
如何改变,利州区提出“扶贫先扶志”。
思想引领“立志”。利州区54个驻村帮扶队伍和2834名帮扶干部驻贫困村、进农户家,深入开展“感恩自强、争先脱贫”“自力更生、共建家园”“文明和谐、共同奔康”三项主题教育活动,贫困村还每天播放“脱贫攻坚·利州故事”等10余部脱贫攻坚典型事迹专题片。
文化熏陶“养志”。该区在54个贫困村建起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广播室、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等“养志”场所。深入开展100场文艺活动进乡村、100支文艺队伍上广场、民间文艺调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将《精准扶贫·携手奔康》《幸福村的浪漫故事》等一大批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贫困村。
典型宣讲“励志”。区委宣传部牵头组建“感恩奋进、自强自立”脱贫攻坚基层宣讲团,累计宣讲了470余场次,开展“脱贫攻坚我们怎么干”大讨论735场次。同时组建知客宣讲队、第一书记宣讲队、“两扶一树”带头人宣讲队等14支宣讲队伍,深入文化院坝、田间地头,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2600余场次。其中独树一帜的要数知客宣讲队。知客是红白喜事的司仪,能说会道,在农村有一定的威望。区委宣传部对全区1000多名知客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对宣讲内容和形式进行星级评定,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