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穷根 扶到点上(3)

找准穷根 扶到点上(3)

——本版驻村干部系列报道引关注,干部群众献计献策

摘要:“脱贫不光是队员的任务,也是我们全县的任务。”在云南会泽县委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总队长山树云看来,脱贫单靠驻村干部远远不够……

管理部门

不只看材料、听汇报,科学的管理考核还需接收方的密切配合

“干部驻村的年限都比较短,要让驻村干部在这么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考验干部的同时也考验着单位。”富岭镇党委组织委员刘用煌说。“关心干部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动态自不用说,如何管理、考核和激励也尤为重要。”

“我们派下去的驻村干部要与原单位具体工作脱钩,要求他全力以赴地投入驻村帮扶。”不足10人的漾濞彝族自治县县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了近30个工作项目,人手很紧张。研究室主任茶庆军说:“人手再紧张,也要服从脱贫攻坚的大局。”

要确保驻村队员与原单位的具体工作脱钩,防止“走读干部”出现,需要科学细致地规划。“除了选派政治觉悟高、工作协调能力强、熟悉农村基层业务的驻村队员,县里在统一管理驻村工作队员上也有具体的办法和细则。”茶庆军介绍道,“此外,部门还成立了一个挂包帮交流群。”

“驻村干部需要写扶贫日记和周记,每半个月出一期扶贫快报,每个月回原单位汇报一次工作,汇报扶贫工作的成效和不足。”共青团哈尔滨市委书记李晗龙介绍,他们请驻村的干部回机关讲述扶贫故事,既是对扶贫成效的一种变相监督,也能让全团的干部更好地了解扶贫情况。

“脱贫不光是队员的任务,也是我们全县的任务。”在云南会泽县委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总队长山树云看来,脱贫单靠驻村干部远远不够,科学的管理考核还需要接收方的密切配合。“乡镇对于每个驻村工作队的具体情况更加熟悉,要依托乡镇来测评,不只看材料、听汇报,而是从实地出发看工作队员们的履职成效。地方上选拔干部时,也会将驻村表现作为考察因素。”

(综合本报记者李茂颖、方圆、邵玉姿、李纵、庞革平、吴勇报道)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