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辩证法: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

战略辩证法: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

核心提示: 支撑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是战略辩证法,具体体现为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的辩证统一,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的辩证统一。

【摘要】支撑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基础是战略辩证法,具体体现为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的辩证统一,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当代中国 哲学基础 战略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我国发展的实践中,具有高度的哲学自觉,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战略辩证法,来分析解决发展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引领我国不断前进。这种成功必然坚定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信。战略辩证法,指的是在战略谋划和实践中运用辩证法,在战略中有辩证思维,在辩证思维中有战略。作为当代中国发展哲学基础的战略辩证法,具体体现为坚持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坚持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的辩证统一;坚持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的辩证统一。

坚持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三者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创新理论的哲学精髓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这一哲学精髓实质上也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精髓要义,是当代中国发展与党中央创新理论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打牢发展支点。人民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动表达,也是贯穿当代中国发展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条红线。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地强调要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那样,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知行合一,在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和实践品格的集中体现;在现实上,是当今有效落实中国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在文本上,针对以往我国社会现实中的“执行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崇尚实干:“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具有丰富内涵和严谨逻辑。实事求是,侧重于事实维度。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价值论和唯物史观之中。面向事实本身,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和精髓要义。

人民中心,侧重于价值维度。人民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主要有四条:一是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二是人民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人民目的。把人民当作目的,发展为了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四是人民至上。把人民当作发展的标准和尺度,要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知行合一,侧重于实践维度。马克思主义内在要求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传统。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知”的前提下的刚性执行力:“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事实上,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和人民中心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对事物真正的“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三者之间具有严谨清晰的内在逻辑,体现了文本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文化逻辑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