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开展红色教育 继承革命文化——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9)

摘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继承革命文化”,这是“革命文化”的提法首次见之于正式的党的报告。十九大刚一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就集体到党的一大会址参观,重温入党誓词,并表达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意愿,同时,向全党及全国人民积极开展红色教育、继承革命文化发出了强烈的政治信号。为响应这种号召,本期报告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讲师王东教授将为大家带来数则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以加深大家对党的光辉历史及革命文化的具体内涵的了解。

杨善洲

一位具有完美人格的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1月30日,《人民日报》以《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为题追忆了云南省原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正是无数个对细节的坚守,铸就了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完美人格。

文中提到的几个细节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细节一:

1984年一个星期天,杨善洲回家后,与三女儿杨惠琴一起回保山,突然天降大雨,淋得没法走,他们就到一旁的姚关镇政府躲雨,镇委书记说:“老书记,我和县上联系,来接你。”他说:“接什么接,我们躲一下,等雨停了就走。”

父女俩躲了一阵,见雨不停,就打着雨伞走了。区委书记赶忙给县委办公室打电话,县委办公室主任深知老书记的脾气,专门派车,他肯定不坐。于是,他想了个主意。

驾驶员小李按吩咐,开车沿大路朝老书记驶去,碰面时不停车,开过几公里后再折回来,赶上他们,大声招呼:“老书记,去哪里?是去施甸吗?我刚办完事,正好捎上你们一脚!”杨善洲没想到他们的招数,确信是偶尔相遇,这才和女儿一起上了车。到了施甸,父女俩买上车票回到保山。

细节二:

1986年,姚关镇一个年轻的副乡长到杨善洲家,看到老书记的老母亲、老伴、孩子一家人正在吃包谷饭,家里粮食不够吃,很难过,赶快让乡民政送来两袋救济粮。杨善洲知道后,立刻让家人把两袋粮送回去,并狠狠批评了那位副乡长:“很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要接济就应该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群众。大家都在穷,我一个地委书记能富得起来吗?”

细节三:

有一次,在龙陵县调研,结束时,三人在县委食堂吃了一顿饭,一碗白菜,一碗蒜苗,一碗酸菜炒肉,外加一碗萝卜汤,一共6.5元。秘书去结账,县委书记推辞:“菜很简单,我用我的伙食费去冲抵就行了。”

回保山路上,杨善洲突然问起吃饭是否结账,秘书如实相告。

“停车,你立刻搭班车回去结账!”他的口气不容商量。

秘书只好下车,拦了一辆公共汽车,回去结了那6.5元的伙食费,可他在路上来回的车票、住宿却花了33.5元。他一路都在想,这就好像用一只鸡去换一只鸡蛋。

回到保山,一连几天,他想着最后全部由老书记掏钱结的这笔花费,忍不住脱口而出:“为了6块多,你又花上33块多,值不值?”

杨善洲接口道:“账不能这么算。领导机关的人不能占基层便宜!”

细节四:

退休后,作为大亮山5万多亩林场的指挥长,他除了拿自己退休后的一份退休金,在林场拒绝拿一分钱工资,只接受每个月70元钱的生活补贴,后来随物价水平,涨到了100元。林场曾多次要给他一个月500元补助,他总是一句话顶回去:“我上山是来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22年来,每当需要下山出差,杨善洲都自掏腰包,他从未在林场开过一张发票,报销过一张单据。

正是因为杨善洲自始至终坚持对自己严格要求,矢志不渝的为人民群众无私奉献,使他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绝佳的口碑。

当地有支歌儿唱的好: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

这首唱遍了整个大亮山的民谣,饱含着当地人民群众对杨善洲的敬爱,成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人格力量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