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五项:听取和审查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十九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24日大会闭幕后,25日召开了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批准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产生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今天,我从五个方面跟大家交流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
一、亲历十九大,感受新风貌
作为北京高校的党代表,我也是这次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和主席团成员,亲历了党的十九大的全过程,可以说是长见识、受教育,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在10月18日上午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全文三万多字,全程近三个半小时,习近平同志自始至终气定神闲,从容自信,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展现了一代大国领袖的超凡气度,极具震撼力、穿透力和感召力。报告全程共响起了70多次热烈的掌声,充分表明了代表们对习近平同志的衷心拥护和对大会报告的高度赞誉。
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报告,自始至终都特别激动。一方面是报告内容特别丰富、深刻,有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目标、新举措,吸引力极强;另一方面,习近平同志的语言、语调、语气也很有特色,既激昂,又平实,厚重中带着亲切,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阐述和历史大局观,也有鲜活生动的、很接地气的表达,准确、透彻、入木三分,让人觉得党中央的报告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可亲可近的,是与自己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说出了大家内心的共同感受,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比如说在谈到“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时候,习近平同志一连用了六个“任何”,态度非常鲜明,语气非常坚定,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大会开幕式后,各个代表团对大会报告进行了讨论、审议,对中央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的候选名单进行了认真酝酿和差额预选,最后举行了全体大会的正式选举和闭幕式。我统计了一下,从16日报到,到25日全体代表大合影,前后10天,共召开了全体代表会议和活动4次,主席团会4次,北京团会议和活动16次。
我对十九大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这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大会。在大会现场,代表们对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报以热烈的掌声,回到各代表团讨论的时候反响更是热烈。大家一致认为聆听报告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让每一位共产党员为之动容,而且人心齐、共识高。在差额预选和正式选举中,所有的票都是有效票。比如,正式选举的时候,2336张选票百分之百有效。习近平同志是以满票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除了选举代表的高度评价以外,从网上持久不息的关注热度也可以看出十九大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心聚力。有数据显示,在十九大召开的一周之内,微博上与十九大相关的话题有80多个,主要微博话题阅读总量达180亿人次,讨论量1580万条,不但创下了时政话题阅读量及讨论量的纪录,而且90后的人群贡献率超过50%。在90后的人群里,82%是本科以上学历,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如果按地域分的话,北京地区的关注人数最多。许多网友都发自内心地热情点赞,真情表达,有的人写道:“没有一个人可以懈怠工作,没有一个人不用付出努力就能得到青睐。跟着他,我们需要倍加努力。”
第二,这是一次民主规范的大会。党代表中,基层一线的代表数量超过了三分之一,他们带来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声音。北京代表团的贾树庆代表是石景山区一个社区的保安队长,他就带来了小区党员们写的心愿卡。党代会的报告、党章修正案和中纪委报告,在会前就已经反复广泛征求了意见。在这个基础上,会上又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并对内容作出修改。在选举中,又将“两委”委员候选人的总体要求、结构比例、年龄、产生过程等向所有代表作了详细介绍,每一个候选人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特别是政治审查和廉洁审查。在会上又充分酝酿差额预选,最后是大会等额选举。每一步都严格规范、民主透明,既有民主,又有集中。
第三,这是一次团结开放的大会。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一起缓步走上主席台,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种全党同心、上下齐心的政治局面非常可喜,是极为难得的。有的代表说这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我们要倍加珍惜。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还彰显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前来采访报道的中外记者达到3000多人,其中港澳台记者和来自134个国家的外国记者占了60%以上。七天的正式会议期间,大会每天都安排了记者见面会、招待会、说明会,还首次开通了党代表通道。
第四,这是一次纪律严明的大会。与会代表都认为,贯穿过去五年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就是严,八项规定改变了中国;贯穿会议七天的根本要求也是严,出现了新会风、新面貌。比如在十九大召开期间,无论是人民大会堂还是各代表团分会场都很俭朴,但又十分庄重、整洁、大气。吃、住、行同样俭朴实用,严格控制会议无关人员出入代表驻地,减少干扰,让代表们集中精力学习文件、思考问题、开好会议。报到时,各代表团乘坐的都是普通航班、普通列车,不搞特殊,享受与其他旅客同样的服务。虽然北京团是东道主,但是北京代表团的代表们也是集合后集体去报到的。固定用车来自北汽集团,车辆的数量进行了大幅压缩,各代表团之间调剂使用。比如开主席团会议的时候,住在北京会议中心的8个代表团的主席团成员是乘同一辆车前往人民大会堂的。
下面我再介绍一些北京团的情况。北京代表团出席党的十九大的代表共64名,其中来自基层的代表有26名。北京团先后举行了16次全团的活动,特别是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举行了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境内外134家中外媒体、202名记者前来采访。代表们先是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谈了谈关于十九大报告的感想,然后回答了中外记者的问题。他们主要问的是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核两翼”,北京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等方面的问题。记者们问得精彩,代表们回答得也很精彩。按照蔡奇书记的要求,每一位基层代表都要实现“四个一”——作一次发言,有一篇简报,接受一次采访,有一篇报道。而且蔡奇书记要求,基层代表发言不限时间;领导干部在后面发言,不要鼓掌。蔡奇书记评价这些基层代表,讲得精彩,展现了风采,希望回去以后干得更加出彩。
整个会议期间,所有代表都高度负责、认真履职,精神面貌非常昂扬,彰显了首都党代表的风采。北京代表团住在北京会议中心,作为东道主,我们发扬风格,驻地的住宿、会议室、餐厅等都是优先让其他代表团使用,把最远的会议室、最分散的住宿留给了自己。
我是第一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实受到了一次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锻炼和神圣洗礼。整个大会紧凑、热烈、神圣、严肃、风清气正。全体代表守纪律、讲政治,全身心投入,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成熟的、具有很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党的高度团结和高度共识,凝聚成了万众一心的坚定信念、强烈的信心和强大的发展动力,这是我们在新时代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和根本源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