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代奋发新作为勇担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新使命(4)

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十九大的主题,高等教育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不忘教育强国的初心,牢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不忘教育为民的初心,牢记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培养接班人的使命。

从清华大学的发展也可以感受到,比如五年来,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大型的综合性的实验装置平台已经不再是短板,完全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相媲美,对一流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国际化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已经和130多所海外优秀大学签署了校级的学生交换协议,全年本科生出国学习交流交换超过2000多人次。与此同时,来校攻读学位项目的国外留学生数量也不断上升,外籍教职工人数接近300人,与五年前相比翻了一倍多,这也说明我们国家的吸引力在提高。

从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大学排名来看,中国高校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很快很好。在泰晤士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清华、北大分别从2012年的第30位和第38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14位和第17位。在QS学科排名中,2013年北大和清华各有21个和1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2017年分别增加到29个和20个。在前10个学科中,北大有两个,清华有四个,都创下了最好的成绩。当然,排名并不能说明一切,它只是一个侧面,一个参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发展得很快,说明整个高等教育水平有明显提升。

但是这些成绩和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要矛盾论断提出的新要求相比,高等教育的发展仍有不小的差距,同样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宏观层面看,我们既有中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也有同一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既有不同层次高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有同一层次高校之间特色发展的不平衡。从微观层面看,既有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有重教书、轻育人,重智力、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的不平衡。

从发展不充分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水平仍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布局和定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整体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仍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推进教育改革。

2017年9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于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各高校都在认真地贯彻落实。对我们来说,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牢牢抓住内涵式发展的主线,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激发内在的办学活力。

第一,要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从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需要出发,推动高等教育自身在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上实现协调的科学的发展。完善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科学协调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第二,要从实现平衡发展出发,实行分类管理,共同治理。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鼓励各高校进一步明确定位,在提升质量中推动差异化发展,更加突出特色,合理配置满足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需求。

第三,要从充分发展出发,给予高校有效的自主权,激发各类高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要大力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资源保障和调配能力,持续提供更加公平优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更加适合于每个人的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教育强国,没有高等教育强国,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不完美。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大使命,是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建设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师生必须勇担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能够屹立于世界教育中心,引领教育发展潮流,提供更多中国方案,参与制定教育规则的高等教育强国。

五、奋发新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十九大报告的第五至第十二部分,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也提出了一系列大政方针,作了重要的部署。这些都是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是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努力方向和基本遵循。

报告在最后一个部分,用了4000多字论述党的建设,占整个篇幅的八分之一,可见分量之重,强调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由六个方面组成。它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新使命推动我们踏上新征程,新征程上我们要有新作为。在2017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介绍了我们的新征程。他说,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的新征程;这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方式的新征程;这是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新征程;这是以人民为中心、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这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