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勇:科学家最好也是“科普家”

廖光勇:科学家最好也是“科普家”

科研成果是科学的源头,科学家系统地掌握了其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因此科学家做科普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效益最佳。科学家从政府或其他组织获得了经费,因此有义务向公众展示和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那么,科学家做科普好在哪里?怎样激励科学家做科普?科学家做好科普有些什么措施?

(一)

科学家做科普对受众和科学家都有利,是多赢模式。科学家做科普有利于受众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真科学,辨别伪科学,提升求知欲和提高公民素质;有利于训练受众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科学家做科普,创造了科学家与公众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对科学家来说,科学家做科普会分散部分精力和占用少量时间,但带来更多的是好处。禇君浩院士提出,科学家做科普为科学家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他认为,科普能带来更大的天地,调动更多资源,做好科普,科研才可能有大格局。科普工作为科学家打开新视角,可以为后续开展更有意义、更接地气的研究提供思路。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在科普平台上相互交流,有利于打破自身壁垒,为交叉创新提供重要机遇。科普工作也为科学家展示研究成果提供了重要平台。做科普对研究领域的思考和总结,有助于科学家摆脱“埋头拉车”的困境,为“抬头看路”提供机会。科普也为大众了解科学家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

目前,当务之急是建立切实可行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家做科普提供政策保障。将科普工作纳入科研评价体系、科研项目体系,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合理的政策激励科学家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目前,国外对科学家做科普在体制机制上的鼓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美国宇航局和能源部要求科研项目必须包含科普任务,且经费中有预算支持科普;日本文部科学省在《科学白皮书2008》中规定,将科研经费的3%用于科普专项。从评价体系上鼓励,从项目申报政策上倒逼,全面推动广大一线科学家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建立科普示范案例,帮助科学家了解受众心理、掌握科普工作的规律,提高科学家做科普的技能水平。做科普也要分阶段、分层次、分群体,因材施教。林群院士曾提到,他受邀到德国参加研讨会,主办方要求他将报告内容分成“中学生能听懂的、大学生能听懂的、研究生和专家能听懂的、只有自己懂的、自己不一定懂的”五部分。国内的学术研讨会很少开展科普工作,德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这是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科普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搭乘学术研讨会的“便车”,为科学家做科普开辟新途径。打破“只有进科普场馆才是做科普”的成见,科学家做科普在形式、方法、途径、平台等方面也要敢于尝试和勇于创新。此外,还要加强媒体正向舆论导向,纠正认识误区,培养良好的科普氛围。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全民素质,激发全民求知欲和好奇心。

总之,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营造求知好学的社会风尚,为科学家做科普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如此一来,我国的科普事业将更上一层楼,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将得以显著提高,从而更加有效推动全面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廖光勇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