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QQ图片20171027140405

十九大党章修正案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写入党章,不仅让人感受到有登高望远的胸怀,而且还看到了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努力。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总体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为世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密切相关。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这是发展大势,社会进步的必然标志,也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在过去的5年,习近平在众多国内国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蕴含。从“庄园会晤”“瀛台夜话”“白宫秋叙”“西湖长谈”,到海湖庄园会晤和汉堡会晤以及“故宫茶叙”,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做出了积极努力与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无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提供了政治保障。正如秘鲁记者联合会主席杜埃尼亚斯所言,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全世界都应该认真看待的,中国的对外开放并不仅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而且是惠及全球的。

事实证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增添后发之势,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6年底,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获得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44号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会议上,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70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1500多名中外嘉宾参加了会议。

有数据统计显示,中科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每年达上万人次,累计引进优秀科技人才近300名,资助“一带一路”国家博士留学生超过600人,几乎覆盖中科院所有学科领域,凸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2014—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20万亿元人民币,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投资合作方面,不断强化服务保障,鼓励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兴业。2014—2016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049亿美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并有之收获多多,其植根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鲜明特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将行稳致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写进党的十九大修改的党章修正案当中,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真美好!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122/983099.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