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孙丹:在走出去中彰显文化自信

【2017-02】孙丹:在走出去中彰显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信心,是对这种文化形态、价值理念的充分自觉肯定和广泛高度认同,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豪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学习和借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自信和友善,而文化自信是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时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在走出去的交往互鉴中则更能够进一步彰显并提升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的具体体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畅想和倡议,得到到访国的积极回应,引起全世界的关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在世界经济阴云笼罩的情况下,这一倡议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道路的形象和信心,得到沿线60个国家的响应与参与。这对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并成为具有重要世界影响的大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21世纪经济政治格局日趋纷繁复杂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中国方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思想和中国智慧。这一战略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和拥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一代代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总结,构建出系统完整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系统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创造出以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为核心、融汇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这样的政治和文化思想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经过28年的武装斗争,中国摆脱了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欺凌与奴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开放的加速发展,中国由积贫积弱的以小农经济为主、经济结构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经济而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比较充分的市场经济体制。2009年至今,中国一直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以上 ,接近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经过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和发展、社会整合与文化再造,中国实现了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现代转型。进入21世纪,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并预期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奋斗,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海纳百川,学习借鉴各种文化,创造了令人自豪和自信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论、社会制度和文化。因此,“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中国传统开放之路的重新起航,是20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水到渠成,不仅关乎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而且对未来中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概括起来说,“一带一路”是中国共产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更全面融入世界、为世界文明作出新贡献的战略之举。

 文化自信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战略常常被称为“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包含了双重含义:一是经济走出去,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更好、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二是文化走向世界,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借鉴、吸纳不同文化的精华,并以中华文化、中华智慧丰富人类文明。文化要顺利地走向世界,必须要乘着经济实力的翅膀;而经济“走出去”要获得成功,必得仰赖文化软实力的坚固支撑。

“走出去”的成功实施既需要取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家身份认同,同时在国际大家庭中,中国也需明确文化坐标,完成中华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这样双重的“身份认同”,才能最终成功地“走出去”。外部认同和自我认同都离不开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经历了情感与理性的痛苦审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经历了对民族文化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的艰难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曾经为人类贡献了以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为代表的文明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近代以来,在世界历史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跨越的时代,后发的中国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逻辑的西方工业文明面前,遭遇了巨大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思想文化界从道统与器物之争,深入到对中华文化深刻却是片面的批判和反思,全盘西化还是固守传统的交锋持续了一百多年,此消彼长,至今仍有回声。与此同时,西方工业文明在20世纪百年间也经历了重重困顿,两次世界大战使发达的工业文明遭受重创,以侵略、掠夺为目的的野蛮战争也给世界上众多所谓落后民族几乎带来灭顶之灾,促使后起民族扬弃资本主义制度,转而寻求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形成风起云涌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引发了西方世界对工业文明的持续批判和反思。 

进入21世纪,持续几百年、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工业文明再次产生了系统性的深刻危机。近年来,西方世界发动的局部战争持续不断,却仍然难以摆脱国内外经济政治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建立和谐世界、合作共赢、守望相助、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崭新价值理念引起世界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这一重要价值理念凸显了源于经过百年来深刻自省而产生的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建立在深刻的文化自省和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当代中国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合乎逻辑的发展和呈现。以儒学为核心内容,儒、道、释融于一体的价值体系,以及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经世致用和与时俱进的特性品格,构筑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近代以来,以孙中山民族、民权、民主的民主共和理念和振兴中华为代表的思想文化,“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革命文化,以及对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吸纳而形成的改革开放进取的文化,不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中,融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正像马克思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尽管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着文化的形态和性质,但是文化又内在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一旦生成,就会从深层次作用和影响经济、政治活动。“一带一路”战略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奇迹中应运而生的,显现了当代中国开放的胸襟和大国的担当,彰显了中国智慧和当代中国文化的魅力。

 “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中华文化的自省、进步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

“一带一路”的愿景旨在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八个合作领域中,第六项为“密切人文交流合作”,这为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和框架,也为中华文化进入新的开放和发展时期开启了新的航程。“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关系首先反映在经济和政治关系上。文化关系虽然是建立在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之上,但是文化在发展经贸关系乃至政治关系中会起到隐秘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已为历史发展所证明。不同国家深厚的文化传统,记录和见证了不同民族历史上的友好交往和密切联系,正是以历史文化记忆铺就了从历史通向现实和未来的道路,使今天的国家关系和经贸发展、文化交流互鉴更加顺畅、更加必要。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也为建立文化自信提供了实现中华文化自省与进步的良好契机,这其中既包括文化思想的飞跃,也包括制度文化的创新和民间文化的提升。中华思想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历经几千年的沧桑,精华与糟粕并存。全盘西化论对中华文化的全盘否定或故步自封的全盘肯定,都封堵了文化发展与变革的道路,是自卑和自大的文化心理的反映。在不同文明的交往中,有勇气、有信心拿来、借鉴、自省而鼎新革故,正是文化自信的最高体现。

文化自信是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一种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生命之树常青,源于其不断自省的勇气和不断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指出了实现文化自省、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文化的创新、文明的增长从来都不是故步自封的产物,而是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学习借鉴的结晶、交流碰撞的果实。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时期,都是对外经贸发达、文化交往频繁、对不同文化高度宽容和与不同文化高度融合的时期。故步自封的后果既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盲目自大,也可能在文化交往中形成自卑心理。自大和自卑都是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理性判断和价值坐标,故而也无法以此建立起文化自信,无法实现文化的创新并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

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文化自信既表现为广纳不同文化的有益思想成分和成果,也表现为愿意积极地对外推广和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众多,发展程度不一,文化背景各异。沿线不少国家都与中国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各自的文化形态、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差异巨大。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文化走出去,必将遭遇中外不同文化的碰撞。碰撞以后是产生新的思想和智慧,实现不同文明的对接会通、互利共赢,还是引发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产生不同文明的误解和对抗,是对不同文化的考验,更是“一带一路”战略能否成功实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形式多样、途径广泛。传统的通过以人口流动与商贸往来进行的被动文化交流方式,早已为现代化的主动的文化交流方式所取代,独立的文化交往更为普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与普及,整个世界已经联为一体,文化交流更加便捷迅速,国家和种族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然而,文化交流方式的变革,实际上并没有消除以意识形态冲突为主要内容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对抗,文化安全成为了新的国家安全问题。世界各大强国都把建设文化软实力视为文化安全的保障,这也为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特别是中外文化交往提出了新的课题。“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历史问题比较复杂,中国与有些国家文化差异较大,民间交往不多,缺乏共识互信基础。中国在致力于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背景下,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在经贸往来和文化交往中的文化自信不应表现为自大和自恋,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文化自信也不意味着完全超越经济、政治关系而盲目发展文化关系。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初期,文化交流应围绕、服从于经济、政治关系进行,待经、政关系深入后,文化交流才有可能独立出来,并服务于经、政关系,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一厢情愿的友好和交流都是不可持续的。

此外,我们在讲述传统中国故事,复原传统中国爱好和平、友善邻邦、美美与共的国家形象和民族性格的同时,更要花大力气用中国话语准确刻画当代中国形象、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清楚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苦奋斗历程和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准确传递出中国和平崛起的信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所强调的,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如此,才是生动、真实、客观的中国故事,才能彰显适度的、真正的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王玮玮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