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展现独特优势和魅力等4则

【2017-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展现独特优势和魅力等4则

房宁 郭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展现独特优势和魅力

中国的发展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从世界各国民主政治制度运行的实践来看,执政党和政府能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效发挥规划、组织和协调作用,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位列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既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又保持了社会长期和谐稳定,避免了许多国家在这一发展阶段所经历的严重社会政治动荡。中国在30多年时间里,不仅实现了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而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承担起维护和平发展的国际责任。如果没有一套良好、有效运转的政治制度,这样的发展成效是不可能取得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在于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把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制度文明因素有机融合,探索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兼顾扩大民主权利和集中行使权力,兼顾制度化和改革的活力。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项民主政治制度。它们作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形式,发挥着重要政治职能,并根据国家改革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将展现更强的生命力。

(摘自2017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熊玠:中西文化相对比较之启示

西方人所谓的“普世价值”,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尖锐的,无非是他们所推崇的人权,其次就是他们的民主政治观念。西方有心人在向非西方国家推销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时,并没有事先做好文化比较工作。他们仅凭一股宗教热忱,试图将他们所认为的这些好东西推诸别人,更对质疑者斥之为异端甚至大逆不道。我们对此种态度不能仅凭直觉反对。相反,我们必须对他们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的来踪去路严加审视,将之与一个非西方文化相比较,方能得出可靠之结论。根据中西文化(与纵观的历史)比较,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的结论:

第一,中国不是没有民主,而是,它的“立体民主”与西方不一样。何况,在朝廷之内,有诸如祖制与御史对皇权的实际约束,以及皇帝通常必须有臣子之奏折方有机会批示以表达皇室“谕旨”之传统惯例,这等于是现代政治学中的一种横面之分权与牵制。而这种种形式上的差异,正好是由于文化与历史背景不同所致。而其民主实质与精神,不应因形式有异而否定它的存在。

第二,同样,中国不是不注重人权,而是将人权概括于民族权之中。在这点上与西方人权相比,我们不妨将民族权称之为“宏观的人权”。这个与西方的差异,也是出于文化与历史差异所致。这不但是意义上的差异,而且是在形式上的表现不同。

第三,依据以上两点结论,我们可以做出另一项结论,那就是西方人将他们微观的人权以及横面的民主政治定为“普世价值”,至少在中国的民族权(即宏观的人权)以及“立体民主”的对照下,他们的普世性出了严重问题。

(摘自2017年3月6日《学习时报》)

王慧: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强化五个思维

强化战略思维,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实时了解我们所面临的复杂的传播大环境,统筹各个传播机构组织的职能范畴,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强化善治思维,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管理权。发挥意识形态部门对社会化媒体的宏观调控以及组织协调的主导作用,强化治理思维,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责任感,加强法治监管,运用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

强化主动思维,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议题设置权。主流媒体要以最快速度抢占议程设置的主动权,培养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形成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业务水平过硬的网络舆论引导“国家队”,与主流媒体齐发声。

强化对话思维,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交互式的场域,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对话思维,就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强化对话式交流、立体式传播。

强化主权思维,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则制定权。

(摘自《党建》2017年第3期)

王利明:家国同构是一种治理模式

儒学提倡家国同构,即强调家庭和国家在内部构造机理上具有同质性,强调家庭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家庭承担了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功能。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庭有序,国家才能稳固,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治家是治国的起点,如果家庭结构不完善,社会、国家的有序治理也很难实现。我们所熟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室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的话语,表达的就是这样的含义。将家庭治理好,推而广之,就为治理好国家奠定了基础。具有家庭责任感,才能产生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才能以民心为心。只有具备这样的齐家治国情怀,才能把国家认同、社会共识、家庭自律和民众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之间形成良好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家国同构是一种治理模式,形象地讲,就是保持国家治理与家庭自律的同质化,使个人的家庭伦理和爱国情怀高度一致。而齐家治国情怀是一种理念和精神,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虽然齐家治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并不在同一层面,但要真正形成家国同构的治理结构,就离不开齐家治国情怀的支撑。

(摘自2017年3月6日《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