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棚改的“通州模式”——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案例剖析

【2017-05】棚改的“通州模式”——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案例剖析

2015年6月,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此次棚改共占地15平方公里,涉及17个村、9300户、户籍人口2.5万人,总投资358亿元。潞城镇在通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使党员全面带头、群众全员参与,变“要我拆”为“我要拆”,一期仅用13天、二期仅用19天,就顺利完成了100%签约、拆除、选房,并清退工业大院和养殖小区近20个、小企业小商户1300多家,迁移亡故村民墓穴6391穴,疏解外来人口2.7万余人,全程平稳和谐,零滞留、零诉讼、零上访。两期棚改实践,固化了潞城镇阳光棚改的制度,也形成了可复制的棚改拆迁“通州模式”。

相信群众,问计于民,在公平上下功夫

项目重大、工期紧张、裁决耗时……面对诸多“难缠事”,考虑到群众在棚改过程中对补偿的期望值高、怕吃亏,也有怕被骗的心理,潞城镇从一开始就坚持开门搞棚改,坚持棚改动议问计于民,政策制定问计于民,安置方案、户型设计问计于民,疑难问题、历史沿革问计于民,突发事件、矛盾处置问计于民,什么都不背着群众,吸收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潞城镇既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制定补偿标准,又坚持开门定政策,广泛征求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意见,尽可能让政策更加公平、合理、惠民。制定政策注重政策导向,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通过精准化的政策设计,使利益向不多占土地,不抢栽、抢装的群众倾斜,让违法建设者无利可图,从制度上有效遏制了抢栽、抢种、抢盖等非理性行为,并为村集体规划预留一定产业用房,保障群众长远生计,让棚改惠民政策真正惠民、好事办好。

棚改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棚改一期启动时,有个村出现了部分群众聚集拒绝入户的突发事件,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群众想多得利益的心理,鼓动130多名群众聚集,并签名拒绝入户、反对棚改。面对这样的情况,潞城镇充分依靠群众,把问题交给村民代表大会和全体村民进行协商讨论,结果大部分群众因为拥护棚改而自发行动起来,主动去做一时想不通的少数群众的思想工作,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全村360多户家庭联名递交“我要棚改、我要入户、我要拆迁”请愿书,明确表示支持棚改,村内舆论彻底逆转,正能量得到激发,最终这个村第一个实现100%签约和场清地平。

依靠群众,取信于民,在机制上下功夫

拆迁工作可谓天下难事,潞城镇提出了“公平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命运”的工作理念,实施了一套近乎苛刻的阳光工作流程,进行精细化管控,实现信息全公开、过程全录像、结果全公示。

一是在制度机制上狠下功夫,创造性地实施了“六方认定”和“五审五公示”工作方法。六方主体单位(一级开发公司新奥集团、潞城镇政府、村集体、拆迁公司、测绘公司、评估公司)坐在一起共同对被拆迁人、新老宅基地、宅基地面积、被安置人、经营面积五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审定并共同签字确认,不得单方面更改,以上事项公示三天无异议后方可作为补偿依据。每位老百姓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审计、法务人员全程列席监督,保留音视频档案备查。在六方中最重要的一方是村集体,由村五人小组来代表,包括支部书记、村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有威望的老人,公示信息中特意把村五人小组自家的公示内容标红,便于群众监督。二是从程序上坚决杜绝暗箱操作。拆迁服务机构人员信息全员公示、公开透明,测绘、评估、拆迁人员与机关干部、村工作人员混合编组、执证上岗、同进同出、全程录像,最大程度挤压寻租空间。三是从技术上保证精准施策和细节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签约排序时间精确到千分之一秒,实现竞争性签约选房的精准化;建立局域网,通过数据和音视频传输,工作部署和信息反馈实时同步,并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问题。

发动群众,借力于民,在党员上下功夫

在工作中,潞城镇认识到,棚改是给老百姓做好事,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让群众成为棚改的主体,借助群众的力量把好事办好。

首先是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以支部带党员,党员率先垂范。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广泛发动,利用“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庄严承诺不忘初心,支持棚改,带头棚改。在棚改过程中,广大党员主动参与棚改,积极帮助做家人工作,1000多户党员家庭全部都在第一时间践行承诺、带头签约。在选房时,有的党员干部还主动把自己靠前的机会让给群众。

其次是始终坚持群众主体,以党员带群众,群众全程参与。在广大党员的带领下,潞城镇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宣传等方式广泛发动群众,以三个层次引导群众人人参与、人人发言:第一层次是村干部进入村级指挥部,与下沉到村级指挥部的区镇干部一起,直接参与本村棚改的调度指挥。第二层次是村五人小组,直接参与棚改最核心、最关键的评估认定环节,特别是对一些复杂问题进行见证和确认。五人小组很有担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怕得罪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个层次是党员进入包户工作组,与工作人员一起做工作,实施军团化管理,责任到人,包干到户,切实做到人人都包户、户户有人管、一管管到底,最终形成了老百姓全员全程参与、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服务群众,造福于民,在细节上下功夫

一是深入每家每户提供零距离服务。通州区举全区之力,选派得力干部驻村工作,实行区、镇、村“三级联动”,为棚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人力保障。一期全区范围选派32名优秀青年干部,组织800余名工作人员进驻一线。二期抽调区委党校中青班30余名学员,组织1100余名工作人员投入一线。工作组将服务阵地前移,始终带着感情工作,连续3个月蹲在一线吃盒饭,24小时待命为群众答疑解惑,主动上门讲解政策,和群众交朋友,以心换心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尽管拆迁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需要搬离故土、迁移祖坟、在外租房周转,但群众还是积极响应号召,高高兴兴签约搬家。二是按照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针对棚改村近40%家庭有矛盾纠纷的现状,区里组织律师团、司法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团队驻村开展免费咨询和调解服务,在棚改指挥部建立“流动法庭”调解涉法涉诉问题,法官下村建立“微法庭”调解家庭矛盾,将一个个矛盾化解在签约之前,确保了棚改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点评

北京市通州区副区长 雷晓宁:科学的体制机制是保障

潞城棚改既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拆迁腾地的基础工程,也是利民惠民、让群众共享建设成果的民心工程。棚改拆迁“通州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快速规范、平稳和谐,其顶层设计是一条主线和三套机制:一条主线即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贯穿始终,三套机制即以标准化、扁平化、精细化的体制机制为保障。

标准化表现为流程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和任务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即形成了棚改拆迁全过程的标准化流程,并将每一步继续细化为若干衔接有效的标准化步骤。组织标准化即设立区镇两级联合指挥、区镇村三级联动的标准化模块式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任务标准化,即各棚改村实现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协同行动。

扁平化表现为平行调度、信息共享和竞争合作。平行调度即在标准化基础上,靠前指挥、力量下沉,区级领导下沉到镇调度会,镇级领导下沉到村级调度会,村级指挥部成员直接包组包户,区镇指挥部直接对各村棚改进行平行调度。信息共享即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建立不同层面的网上信息平台微信群、局域网及控制中心,在各村各组实现信息实时共享。竞争合作即通过标准化设定、模块化运行、军团化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形成相互竞争、争先恐后做工作的良性互动效应。

精细化表现为精准施策和细节管理。精准施策即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签约排序时间精确到千分之一秒,实现竞争性签约选房的精准化;签约和选房现场建立局域网,通过数据和音视频传输,实时查看房源销控,实现工作部署和信息反馈的实时同步;搭建覆盖各村的智能化视频指挥监控系统,安装527个视频探头,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问题,实现对签约现场的实时精准调度。细节管理即多轮次入户调查,多角度宣传政策,建立重点问题、重点人、关系人三本台账,紧盯每一个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拆迁工作中,群众一般有“三怕”,即怕被骗、怕吃亏、怕别人占便宜。解决不了这“三怕”,拆迁工作就很难推进。事实证明,只要始终坚持以群众工作为主线,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标准化、扁平化、精细化的工作机制,就能及时消除群众心中的顾虑,赢得群众的支持。赢得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攻不下的山头,没有完不成的任务。这也是棚改拆迁“通州模式”最有效的法宝。只要我们心中有群众,群众就会把心掏给我们。潞城棚改不但在短时间内和谐平稳完成100%签约拆除选房任务,而且很好地凝聚了党心民心,扎实工作换来了群众对副中心建设、对党和政府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拥护。可以说,这次棚改拆迁,拆出了干群和谐,拆出了党心民心和谐,拆出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北京市城管委宣传动员处支部书记、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社社长 王新:潞城棚改体现了对人民的责任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棚户区改造就是推进“人民美好生活”目标的坚实步骤。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责任心。

一是人民主体。棚户区改造确实面对诸多困难,但是政府并没有只顾自己政绩而盲目推进,而是在每个步骤中都以人民为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坚持原则但又具体问计于民,做到尽可能公平合理,既保障了棚户区改造是为民众长远生计的考虑,同时也是保障他们当下的生活,在过程中惠民。

二是人民主旨。党的宗旨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基层组织和每个普通党员都行动起来,通过党日活动、模范带头、五人小组和包干入户等方式方法,动员和组织民众,发挥民众人人参与的主体性,让民众既感受到了温暖,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更加支持棚户改造。这是“通州模式”的关键所在。

三是人民主题。潞城棚改工作围绕棚户区改造的各类细节来服务群众,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题展开,组织律师团、司法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有针对性地、多元化开展具体工作,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为家家户户排忧解难,解决具体问题,这是人民需要的,也是人民真正体验党和政府政策优越性的有效承载。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赵弘:潞城为全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

通州区在潞城棚改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平稳和谐的拆迁模式,项目全程零滞留、零诉讼、零上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之所以取得成功,核心是抓住了三个关键。

一是走群众路线,让群众具有参与权和获得感。潞城棚改项目主动问计于民,让群众深度参与从棚改动议到政策制定、从安置方案到户型设计、从疑难问题解决到突发事件处置的全过程,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挖掘群众的智慧,让老百姓充满获得感,为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特别是项目实施中,兼顾了老百姓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预留产业空间,形成集体经济的自生产能力,很受老百姓欢迎。

二是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使党的群众工作落地生根。潞城棚改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级党组织敢于担当,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包户工作组积极作为,每个党员庄严承诺,1000多户党员家庭示范带头,棚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这样,党的群众工作抓手更实,基础更牢,效果也更好。

三是公开透明,用公平公正赢得民心。过去,一些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不够好,工作不够透明,使部分群众产生不信任感。潞城棚改努力推进标准化、精细化的阳光工作流程,信息全公开、过程全录像、结果全公示,将整个拆迁工作置于阳光之下,回应了老百姓的关切,保障了老百姓的权益。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通过公开保证公平,通过公平保证公信,通过公信赢得民心,这样的逻辑关系也可以上升为一种工作方法。

通州潞城棚改项目取得成功,保障了行政办公区按时全面开工,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拆迁腾退攻坚战中打了一场漂亮仗,其制度设计、操作过程和工作方法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体现了副中心先行示范、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度供给的重要使命。潞城棚改项目创造的好模式,可以为北京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启发和借鉴。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