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战斗文化的激励,官兵的战斗潜力就很难充分发挥,就不可能实现战斗力的最大化
凌晨飘雪的渭河平原寂静无声。突然,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划破了晨曦,“红一连”官兵齐装满员、迅即出动,向32公里外的集结地域进发……
多少年来,连队无论工作多忙,每月一次的支部议训会雷打不动;每当任务扎堆时,及时进行统筹协调,确保“中心”居中;遇到新训课目或训练难题时,支部成员和党员骨干首先趟路子、做示范。
那年,随着某新型装甲输送车装备连队,练惯了步枪、手榴弹的官兵们一时手足无措。支部“一班人”分口把关,合力攻坚,成立了“训法创新组”“操作示范组”“技术保障组”,探索出一套新装备组训方法,制作出12个多媒体课件在各级推广。上级数次组织考核,“红一连”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90%以上。
事实证明,没有战斗文化的激励,官兵的战斗潜力就很难充分发挥,就不可能实现战斗力的最大化。为此,“红一连”党支部注重让官兵置身于近似实战的环境中,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磨炼官兵的战斗本领。冬季野营训练,组织官兵在冰天雪地中练“走、打、吃、住、藏”;炎炎夏日里,步战车内的温度高达40℃以上,人不露头、车不开窗;遇到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从不更改训练计划,坚持在泥里水里摸爬滚打;野战生存训练,连续7天7夜在深山中与野兽为邻,与蚊虫为伴,练胆识、磨意志。长期的艰苦磨炼,锤炼了“红一连”官兵敢打必胜、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更提高了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2015年5月,一次全军特种狙击行动骨干集训在某部展开,参加这次集训的队员来自陆军、海军、空军、原第二炮兵的拳头单位,竞争非常激烈。时任“红一连”副连长的范海涛带领集团军3名同志在山地15公里重装武装越野课目考核中取得第2名。在四个实弹射击课目中,他又取得了快速射击和狩猎射击两个单课目冠军,被原总参谋部评选表彰为“优秀狙击手”。
斗志昂扬的战斗文化练就打赢硬功。1995年以来,“红一连”党支部带领官兵先后圆满完成30多项重大演练、演习任务,在团以上各类评比竞赛中共夺得320多枚金牌,连队年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每次执行大项任务,他们都要背着“红菜盘”出征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最近,“红一连”连长周光魁带领连队全体党员在训练场上重温入党誓词。每个月初,“红一连”都会在训练场上简单布置,组织“月评6名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活动开始前,全连官兵走进野战荣誉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队的传家宝——“红菜盘”,周光魁带领大家重温红色故事——
当年毛主席来到“红一连”,了解连队作战、党支部建设等情况。说话间,开饭时间到了,炊事班长用在井冈山打土豪时缴获的一个红色搪瓷盘,端上一盘煮南瓜。
毛主席指着菜盘高兴地说,“菜盘是红色的,又是从敌人那里夺来的,这很好。你们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
后来,连队官兵把它用红布包好,珍藏至今,其中凝结的听党指挥、官兵一致、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也被很好地传承了下来。尤其是听党指挥这一军魂,官兵将其作为连队建设发展的命根子和行动指南。周连长说,“每一任连队主官更替都要交接红菜盘,每一茬新兵入伍都要面对红菜盘宣誓,每一次执行大项任务都要背着红菜盘出征。”
历史传统厚重,红色资源丰富是连队特有的文化优势。“红一连”党支部始终注重用好这一“传家宝”。如今,每届支部班子调整,支委都要到连队荣誉室交接继承传统;每当新任职干部上任,都要组织他们在全连面前过“传统关”;每年新战士入伍,都要组织上好传统教育课,学唱《红一连连歌》,撰写如何当好“红一连”传人的心得体会。他们把文化熏陶作为建连育人的重要手段,从入连之初就把信党爱党跟党走的红色基因熔铸官兵血脉。2017年,“红一连”20名官兵参加中国第三批维和步兵营。在远离祖国的非洲大地,他们坚持唱强军战歌、集体向党旗宣誓,组织生活每周雷打不动。
进入新时代,“红一连”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培塑官兵,给连队各项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连队大力发扬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把提高打赢本领作为执着追求,在严训实练中打造能战胜战的锋利尖刀。连队党支部有这样一个共识:军人生来为打仗,随时准备上战场,只有以“战斗在今夜打响”的紧迫感做好准备,关键时刻才能闻令而动、不辱使命。不久前,连队参加旅首届“军魂杯”大比武,在三姿射击、携枪400米障碍、班长指挥能力等课目中斩获4金3银5铜,建制连排名第一,并在集团军“强军兴训先锋连”比武考核中,再次获得冠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