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这是一张赏心悦目的答卷:5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森林面积增加1.63亿亩……绿色发展进展可喜。
这是一场持之以恒的长跑:2018年,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美丽中国前景可期。
连日来,广大代表委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谋实策、建良言。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北京北,塞罕坝,那一抹巨大的绿色护卫京畿。这里一度是飞沙走石、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稀疏的植被,脆弱的生态,眼看风沙就要直逼北京。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卓绝奋斗半个多世纪,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我们经过测算,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周边区域小气候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北曼甸林场场长张利民代表自豪不已。
银川,地处大西北,三面环沙的宁夏首府。银川市市长杨玉经代表接受采访时,先用故事开头:“位于银川市兴庆区石油城小区东北侧的银东干沟常年存在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一到夏季臭气冲天,被老百姓喻为‘龙须沟’。2017年12月,在住建、环保等部门和辖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污水管道终于修通了,往日的臭水沟消失了,成了市民享受生活的美丽公园。”
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在其腹心区域,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奔流而出。“海拔4000多米的玛多县就在黄河源。早年间,全县大大小小的湖泊有4000多个。”回忆过往,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刘同德委员痛心不已:“由于过度放牧,到上世纪末,玛多县70%的草地都退化了,成为青海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003年,国家在三江源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并从2005年起,投资75亿元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各类草地产草量提高30%,土壤保持量增幅达32.5%,近10万牧民放下牧鞭来创业,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4%。”刘同德介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