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王义桅: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3)

什么是“一带一路”?其一,“一带一路”是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中国在“铁公基”、天电网、陆海空、人机交互、万物互联等传统、新兴基础设施各个领域,从设计、建造、运行、管理、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各个环节,都具有全方位优势。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一位高级官员称,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和日本正考虑建立一个联合区域基础设施计划,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方案”。对此,中国欢迎世界各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因为“一带一路”就是要将所有的基础设施联网。当然,搞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独立完整的产业链。“一带一路”聚焦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是牵住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全球化泡沫和不可持续。

20世纪80年代,里根—撒切尔主义导致了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核心思想就是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政治民主化),而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又导致“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资本导向。中国强调以发展为导向,并且让发展聚焦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是造福于广大民众的;而资本导向的一个重要的恶果,就是让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让没有钱的人越来越没有钱。资本是追逐利润的,所以资本不愿意做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不赚钱,最起码短期内是不赚钱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没有资本搞基础设施,国内又缺钱,用国际融资手段又没有办法贷款,这些国家就会受制于落后的基础设施,不能搞工业化的结果就是越来越穷,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怎样打破这个瓶颈?中国提出了开发性金融理念。对于既要搞基础设施建设,又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落后国家而言,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可以给这些国家提供贷款。对于一些国家的港口,比如瓜达尔港,它位于巴基斯坦西南边陲,2013年巴基斯坦政府将港口的控制权移交中国公司管理,租期43年。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帮助了那些既缺少资金、技术,又受制于基础设施老化或者短板的国家实现了工业化。等这些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以后,大量的利润就可以弥补原来投入的不足,这是从长远经营来看的。这样一来,资金就服务于实体经济、造福于广大民众,从而减少了资本导向,也就是减少了让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越来越没钱的这样一种全球化失衡的状况,它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改革,同时也消除了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根源。这个全球化是老百姓导向型的全球化,而不是资产阶级、资本家导向的全球化,这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公平正义和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由于“一带一路”是用互联互通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所以很多小国就成为关键小国,而不再是原来的大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逻辑了。这种关键小国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一是陆海联通型,包括新加坡、巴拿马、格鲁吉亚等;二是地缘战略型,包括东帝汶、吉布提、马达加斯加、挪威、斐济等;三是经济资源型,包括阿塞拜疆、卡塔尔、卢森堡、爱尔兰等;四是文化宗教型,包括以色列、梵蒂冈等。在大国角逐中,这些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比较弱小的,但他们在互联互通中都能发挥关键作用,对于这点我们要重视。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