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青年人才的必然与应然

重视培养青年人才的必然与应然

摘要:青年人才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关键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后备军。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可靠保证。我们必须多措并举,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青年成才发展十分关注,作过多次重要讲话,深入学习领会这些讲话精神,对我们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有着重要启示。

一、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具有战略意义

有研究认为,25-45岁的青年人才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才是目前我国人才队伍的主力军。其中,45岁以下的人才,占到党政干部队伍的62.7%,占到企业管理队伍的78.6%,占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78.9%。可见,青年人才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关键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至关重要。

一是适应全球激烈竞争的迫切要求。从全球范围来看,当今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趋紧迫,这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就意味着谁将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为此,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实施青年人才的培养计划,并将之作为应对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举措。“自古英雄出少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些名言佳句是中华民族重用青年人才这一优良传统的生动形象体现。在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中,也不乏大胆起用青年人才的传统佳话。正因为如此,我国的综合国力才得以逐步强盛起来。但是,从未来的国际竞争、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布局的趋势来看,当前我国青年人才资源储备还不能适应这一发展要求。有鉴于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他尤其强调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国是否具有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国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培养与造就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讲到创新驱动,而每一次几乎都涉及人才问题。他特别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这就是说,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核心的因素,一个国家的创新事业必然呼唤创新人才。人才强国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永久的支撑力量。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入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就更加需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更加需要建立一支规模宏大、厚积薄发的青年人才大军。总之,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越来越需要一大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并发挥“关键因素”的作用。

三是满足青年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我国当代青年中的主流主体是好的,他们中绝大部分有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也有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内在渴望,当然这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管理。应该说,目前国家陆续出台的“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支持项目,就为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崭露头角、走向前台提供了大好机会。人才强国的根本在于促进各行各业青年人才的茁壮成长,而各行各业青年人才的成长发展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和服务于国家。可以说,青年人才十分盼望“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等政策举措,因为它们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沃土”、铺就了“大道”和搭建了“平台”。

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伟大梦想,也是需要几代人持续接力的一个历史过程。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必须靠人才。如果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然难以实现。“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他们每成长一步,离实现“中国梦”就会更接近一步。习近平同志曾对青年学生说:“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可见,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青年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

二、多措并举重视培养优秀青年人才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我们要让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就必须抓紧抓早对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一要切实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现阶段,我国青年人才中高层次创新人才较为匮乏,未来还将面临新老交替的“青黄不接”等问题。人才因素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我们要从战略上考虑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从长远来看,今天面临的人才竞争,不是单位之间的局部竞争,也不是地区之间的局部竞争,而是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竞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从党和国家的持续发展和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考量人才工作。为此,习近平同志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特别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留学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2013年工作情况的报告》中习近平又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正是要从体制和制度上根本解决和保证人才优先发展的问题。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是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党管人才制度,党的“一把手”亲自抓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将有助于加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以便扎实推动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二要着力推动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常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大批杰出的人才。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重整行装再出发”,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推动青年人才尽快成长起来。然而,如同自然万物一样,青年人才的成长,除了需要他们自身的不断努力之外,也需要一个与其特点相适应的“社会气候”。一是要有好的引导性政策的支持,以推进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只有人才政策发挥激励的正能量,才能有利于引导青年人才的成长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既要加强对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的规范化管理,又要做到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一些”,“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营造有助于优秀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从而让优秀青年人才尽快成长。

三要正确引导青年人才健康成长。对待优秀青年人才,除了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如春天般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温暖的“阳春之气”之外,还要“压担”培养。青年人才的成长要经历一个“压担子”的过程,即给予与其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岗位职责。只有在经受了肩挑重担、独当一面的不断历练之后,他们才能逐步地成熟和成长起来。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惟其如此,一个“小青年”方能成长为堪当大任的“青年英才”。当然,尊重和使用他们,也需要用合理待遇激励他们,充分调动他们创业创新的积极性,着重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上来。为此,就要坚持重培养与严管理相结合、引路子与压担子相结合、工作上的严格要求与生活上的倍加关怀相结合,努力促使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成长。

四要不拘一格使用优秀青年人才。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核心资源;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核心资源;在知识社会,人才是核心资源。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对年轻干部中确有真才实学、成熟较早的,也要敢于大胆破格使用”。当前,青年人才培养发展工作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破除保守观念和陈旧思维,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通过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大胆起用优秀青年人才。俗话说得好,“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在确保程序公正、过程透明和结果公开的前提下,我们要坚持发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更新理念,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闯出新路子。对一些青年才俊的成长稍微破点“格”,为优秀青年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切实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应该说,这不是在坏“规矩”,而是对青年人才特殊成长规律的应有尊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势所趋,也是基于我国人才战略面临挑战的应对之策。

总之,青年人才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关键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后备军。做好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可靠保证。我们必须多方发力,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