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

——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和委员、专家在市政协议政会上的建言摘登

张继晓代表民盟北京市委建议:治理厕所污水垃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民盟北京市委同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党盟合作”,对13个区80多个村走访、调研和设计实践。其中对门头沟区斋堂镇的马栏村展开了蹲点调研和设计实践。

我们在调研和实践中发现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基础,但“厕所、污水、垃圾”三个出口目前存在明显短板; “美”中侧重村容村貌等外在建设,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就业支撑还缺少方法和手段;规划设计缺乏特色,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不足,传承保护和创新应用缺少资金。

我们建议,聚焦人居环境治理短板,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一是建设宜居乡村,聚焦“厕所、污水、垃圾”三个出口的治理。目前,北京市乡村还有8.2%的农户仍在使用普通旱厕,污水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率只有42.7%,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再利用尚没有实现。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要在“治乱”上下功夫。解决厕所问题,一方面要尽快全面完成乡村旱厕的改造,另一方面是已建厕所要解决后续使用管理的人员和经费等的落实,保证厕所建得好,用得上。污水处理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呼声最高的问题。乡村不同于城市,是小聚居、大分散,就地处理、循环利用是其污水治理的方向,需要支持学研产结合,引入科技新成果,建设以村为单元、多组团整合的乡村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体系。本市还应率先或同步在乡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实现全市垃圾分类全覆盖。

二是建设宜业乡村,强化产业发展和就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以村子为单元、以产业为导向”的原则,将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两项工作纳入其中。一方面推动乡村发展产业,实现乡村产业从传统农业一业支撑,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型。民居建筑设计应围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遵守“外旧内新”的设计模式,基础配套设施供水、厕所、停车、道路的设计要考虑“村民+游客”的总使用量。另一方面应拓宽就业渠道,包括帮助外出就业、安排村内护林员、公厕保洁员、养老驿站服务员、社区公益服务等公共服务就业,让村民有比较充分的就业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农民的工资收入。

三是建设文化乡村,弘扬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以“一村一设计”为规划设计原则,因村制宜。加强乡村特色文化内涵挖掘,讲好田园故事,要避免简单套用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乡村规划设计。文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挖掘特色文化,既有利于发展旅游产业,又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还有利于促进邻里和谐。

吴宜夏代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防止美丽乡村规划“一刀切”

近年来,北京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2018年又将加大投入力度,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乡村规划,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乡村尤其是北京乡村的价值内涵。农村要美,首先要富。北京很多乡村具备发展休闲度假、运动康养、文化创意等产业的优质潜力。如果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善加因势利导,完全可以把乡村振兴与都市居民对自然、田园、健康的需求相结合,让乡村“美”起来的同时“富”起来,满足首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思考乡村发展,瞄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 细分客源需求。例如,山区乡村可以结合乡村休闲度假功能,在条件良好的区域适当提档升级,精心打造成为宜居宜游的生态山居典范。

第二,防止平均主义,防止在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标准“一刀切”。一个好的规划应该是在对村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经济基础正确辨识的基础上,实现用地、生态、风貌、产业、基础设施等内容的多规合一。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开展规划的村庄数量多,单个村的规划预算低。规划往往容易成为流水线上的复制品,缺乏对文化资源、自然本底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缺乏对村庄个性的尊重,缺乏产业思路支撑。村庄规划落笔之前,应对村庄资源进行评估,摸清家底,挖掘文化,寻找特色,划分出村庄的种类,找准定位,甚至提前做好运营和发展的概念方案。发动村民和基层干部一起谋篇布局、畅想愿景、达成共识。

第三,防止把规划、建设、运营各自孤立起来。一个成功的美丽乡村理应涵盖规划设计、落地建设、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要算账,村庄面积、体量和人口有大有小,平原、浅山、深山等不同区位的村庄条件千差万别,可尝试几个乡村联动,组成以沟域或片区为基础的规划单元,科学测算投入与运营成本,形成最优组合,发挥最大效益。要建好更要管好,提前做好运营管理的谋划和安排,鼓励规划设计运营一体化,在有条件的乡村,尝试EPC与PPP相结合。

第四,防止大干快上,对乡村振兴有足够的耐心。乡村的复兴是人、空间、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结果,需要慢慢积淀,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过程中不断摸索和纠偏。对不同条件的乡村采取不同的进度要求,对有特殊禀赋的村庄更要“谋定而后动”,想清楚了、条件成熟了再动手。把乡村美学与文化复兴提到重要的高度,要强调广义的活的文化,保留乡村的“乡土性”。让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的文化,用优秀的设计手法融入环境、融入设施、融入氛围。而文化的复兴,又能加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对乡村治理具有非常正向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