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我们这样的大党,领导好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才能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最终达到成功。“常患不知而知智之不足”,从不知中找不足,达到“知”中“智”和“智”之“足”。要常怀“忧患意识”,消除认为“未雨绸缪”就是繁琐的思想,诸事不细,诸事不成。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光明,但挑战依旧严峻。“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敢于面对曲折,敢于正视失误,不断改进、不断前行,攻克难关、创造奇迹。
“善于思、勤于学、敏于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知行合一,才是思想、理论最终的归宿。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乐趣,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善于解决学习、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把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和办法,转化为不断推动发展的新动力。在学习中不断找“不知”与“不足”,才能善于思考如何学如何干,才能找准目标勇往直前、不断进步。要取得新时代征程中各项攻坚战的胜利,必须拥有更强有力的中流砥柱,其自身必须过硬,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拥有更加坚定的政治信念,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增强总揽全局、改革创新、驾驭风险、拒腐防变等各项本领,真正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中流砥柱。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不要忽视“滴水”的力量,虽不是一朝一夕,但终能“穿石”;磨“铁杵”看似难以成功,但日积月累,“铁杵”磨成“绣花针”就一定能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是一场长期、复杂、艰巨的斗争,只有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总结经验教训,在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中革故鼎新、守正出新,实现自身跨越,最终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新时代征程中的党员干部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在朝阳升起之处。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530/1002528.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陕西省定边县信访局)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