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能够快速形成

李俭 图片

李俭 中宣部原政研所研究员 北京市委讲师团特邀报告人

点此浏览完整视频

点此浏览高端论述

点此浏览精彩观点 

点此浏览课件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构成都不是单一的,一个思想体系的形成也是多方面的。一种思想体系的产生,离不开个人的智慧与努力。共产主义政党诞生以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每一种发展与丰富,固然充满着集体智慧,但领袖人物从中所起的作用则是至关重要的。从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无不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既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又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巨大理论勇气、超凡政治智慧、远见卓识和独创思想,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看待一个思想体系的产生,不能孤立地看,要联系地看;不能片面地看,要全面地看。一个思想体系的形成绝非偶然,总是要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长期“厚积”是基础,快速“薄发”是结果。这就如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于政治斗争、工人运动和科学研究,用了几十年时间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从而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也如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并非是在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上,而是从大革命时期就开始萌生。虽然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只有五年时间,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地、全面地看就会明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能够快速形成了。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凭籍其丰富的阅历。有道是“经历是一种财富”。习近平同志有着下乡知青、从军行伍经历,担任过最基层的农村支部书记,在县里、地区、省市都任过职,一直到中央。如此丰富阅历累积了极为厚实的从政经验。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期间,他走遍全县200多个自然村,扛起了治理当时有名的“高产穷县”的重担。治穷,从抓多种经济发展、富民入手;治懒,从抓干部作风入手;治愚,从抓教育、抓人才入手。他要求大家围绕“看、用、养、招”四个字做文章。他说,看待人才贵乎正,使用人才贵乎当,培养人才贵乎周,招聘人才贵乎广,才集贤众,方能振兴经济。正是这样的思想引领,为当时的正定引来大量人才,“高产穷县”的状况很快有了改变。

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同志丰富的阅历,特别是“郡县治”的经历,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发展丰富。我们看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早已萌生,在正定,他提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在宁德,他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和粮库”的理念;在浙江安吉,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在浙江工作六年,从《之江新语》中能够看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怎样为人、怎样为政、怎样为官,“心无百姓莫为‘官’”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等等都已萌生。而这些为其到中央工作、为其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哈萨克斯坦共产人民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阿依肯·科努罗夫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的从政经历都是从基层开始,他们熟悉群众,了解人民疾苦,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是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国家执政党的根本区别。”

第二,凭籍其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深刻了解。一个科学思想体系的诞生必须面对中国实际,对中国社会各阶层要有深刻了解。如同当年毛泽东同志投身革命,从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入手一样,习近平同志从当农民开始,从最基层起步,因而他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都有深刻了解,这对于其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农民阶级境况如何,中国工人阶级现状怎样,中国知识分子作用发挥如何,中国军人价值观怎样,中国富裕阶层是怎样富起来的、贫困阶层的穷根在哪里……对此,习近平同志都进行了透彻了解和深入分析。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对于农民他最为牵挂。每次到农村考察,他总是要到农民家里嘘寒问暖,揭开锅盖看看吃得怎么样,算算收支了解家庭经济状况怎么样,询问医疗有没有问题、孩子上学是否困难,关心农民兄弟的衣食住行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习近平同志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亲自研究、指导和推动了一大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实施,特别是大力推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如果没有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深刻了解和分析焉能做到?而基于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深刻了解和具体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便具有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第三,凭籍其对中国民情民愿的真实把握。在某一时期,一个政党要完成的历史使命,一代领导人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都是由当时的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决定的。科学思想之所以科学,是因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脱离于民的理论、思想,不为民所接受的理论、思想,是没有任何用途和前途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所以成为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而这又是建立在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民情民愿的真实把握基础之上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梦想,也是最实际的民情民愿。习近平同志真实地把握住了,并在其思想体系中凸显了出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党的十九大“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无不凸显民情民愿。特别是他的“人民利益观”,向国人清晰地表明“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习近平同志认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他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不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民愿、民生得到高度重视和厚重阐释,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工作导向与实绩的显著标志,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第四,凭籍其对中国矛盾和问题的明察秋毫。我们党一直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化”的立足点就在于要从解决中国矛盾和问题出发,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伟大飞跃,就在于从中国矛盾和问题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也如此。以分析矛盾相生相成、以解决矛盾共进同行,扎根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聚合了13亿多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具有无比深厚的现实基础和十分鲜明的实践特色。

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经济转型为以质量、效益为发展目标。习近平同志明察秋毫,适时提出了新常态的经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并要求全党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诞生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措施落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正在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使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在顶住巨大风险压力、攻坚克难中上了新台阶。我国经济正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开创了稳中求进的新格局,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第五,凭籍其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前瞻思考。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在于他能够立足本民族现实、谋划本民族未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是如此;毛泽东解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如此;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也是如此。现在,接力棒传到习近平同志手中,中国的未来走向何处、民族的未来如何发展?习近平同志以极大的勇气和担当,既植根于历史的中国,也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放眼于未来的中国,大智慧谋划大战略,大手笔续写大文章,提出一系列立足当今、着眼长远的利国利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世界一流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一不是既立足中国现实需要又面向民族未来前景的战略谋划。由“三步走”战略演进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这种接力赛式的对民族未来的谋划,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显现得耀眼夺目,也显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伟大抱负和高瞻远瞩。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李荣丽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