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惠民(2)

以网络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惠民(2)

摘要:提升内容建设质量。推进网络文化惠民,要用类型多样、方便实用、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服务群众,提振精神文化状态,优化网络生态。

突出服务能力建设。网络时代,文化惠民的服务能力、方式、水平如何,是老百姓能否真正满意的关键,也是检验惠民效果的关键。要汲取全国各地的“网络文化惠民”经验,灵活运用虚实结合的调研、访谈、问卷、实验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网络文化发展的建议意见,形成整合微博、微信等多种载体的文化共享平台、网络问政平台、民生服务平台。要探索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和手段,通过讲座讲解、新闻媒体报道、便捷服务体验、民生项目纳入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推广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目的和意义,并提供必要操作培训服务,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及一些中老年用户及时适应新兴网络文化。建立互联网内容评价建议和举报机制,为用户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和治理提供稳定渠道。同时,要以微笑、亲民、暖心的服务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抓好网上交流互动平台建设,办好访客留言栏目,及时反映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注重人民群众服务体验,不断改进服务,提高公众对网络文化惠民举措的亲近感。网络时代,时效就是优势,就是文化品牌竞争力。因此,必须突出信息时效,及时发布辖区公告、辖区资讯,做到区务公开,让辖区居民第一时间了解辖区工作动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根据服务需求变化,服务平台要及时更新信息、知识和内容,包括政策咨询、法律咨询、便民服务等栏目。

筑牢网络防护的安全屏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必须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和制度的基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网络文化生态安全保障能力,筑牢网络文化惠民的安全屏障。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安全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加快网络文化平台的安全技术和监控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入侵检测、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篡改、抗DOS、安全网关等安全防护设备及数字认证体系平台,建立更加完善的网络文化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和网络文化安全等级保护体系,提高有害信息拦截、过滤能力和对网络文化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进一步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作用,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公民等协同主体共享信息资源、增进互信、实现深度协同,共同提高社会治理实效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此外,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网络文化惠民工程考核督查机制、惠民工程分类评选标准、“网上服务”工作制度、文化站点上网守则、网络管理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职责,层层有序推进。与此同时,要做好网络安全知识技能的宣传普及,提升群众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