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项成果获2017年度北京科技奖

195项成果获2017年度北京科技奖

摘要:2017年共奖励1514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为42.2岁,其中40岁以下获奖人数为730人,占比48.2%,接近半数。在195项获奖成果中,有80后科技工作者参与的成果达168项,占比86.1%。

2月5日,2017年度北京市科技奖励大会暨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共有195项成果荣获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122项。

一.聚焦原始创新,孕育世界级成果

北京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2017年度的获奖成果在纳米材料、生命科学、电子通讯、信息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在全球范围产生重要影响,为北京成为世界级研发成果的“产出高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刘云圻院士主持完成的“低维纳米碳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电学性能研究”项目获一等奖,成果开拓了石墨烯可控生长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对石墨烯未来在半导体电子器件中的潜在应用有深远的意义,提升了我国在低维纳米碳材料领域中的国际竞争力。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张令强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蛋白质稳态调控的翻译后修饰机制”项目获一等奖,成果解决了抑癌蛋白稳态调控机制等重要基础科学问题以及药物靶向递送等重大技术问题,促进了蛋白质修饰学科的发展,为相关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由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学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性能内嵌式触控显示一体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一等奖,成果开发出全球首款触控显示一体化的小尺寸液晶显示屏旗舰产品,客户覆盖国内外知名手机厂商,颠覆了传统显示行业与触控行业规则,确立了我国在内嵌式触控集成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二.立足高点定位,服务国家战略

2017年,一批在深空、深海、深蓝等国家战略领域取得突破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脱颖而出,体现出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北京科技创新已经充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由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庄保堂高级工程师主持完成的“微重力流体高效管理与高精度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一等奖,成果实现了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的高效管理与高精度控制,服务于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助力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卫星太空加油技术的国家。

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德利院士主持完成的“海洋深水钻探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获一等奖,成果团队从零起步,探索了我国深海油气钻探的创新之路,构建了集设计、控制、平台建设为一体的海洋深水钻探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海洋深水钻探工程从浅水到超深水的跨越,在保障国家油气供给安全的同时,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

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苏璞睿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恶意软件深度分析与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二等奖。成果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为目标,开展了恶意软件深度分析与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工作,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网络的安全维护中,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三城一区”展现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格局

经过数年努力,北京已形成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以及以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的“三城一区”新局面,2017年195项获奖成果中,由“三城一区”单位完成的成果达129项,占比66.2%,崛起的创新高地成为北京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由北京邮电大学彭木根教授主持完成的“异构无线网络的协同自组织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一等奖,成果发明了异构无线网络的协同自组织技术,增强了地铁、商场、体育场馆、高层建筑等用户密集、数据流量大的热点区域的无线网络性能,有力支撑了我国宽带信息化建设。

由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汤广福院士主持完成的“新一代电压源高压直流换流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一等奖,成果实现了新一代电压源直流换流器的整体技术突破,开辟了一条新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路线,推动了新能源电力大规模使用,打破了国外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垄断,有力提升了我国高端换流装备制造的国际地位。

由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基于纳米发电机的植入式人体自供电医疗器件研究”项目获二等奖,成果制备了一系列依靠心脏跳动来发电的植入式纳米发电机,形成了自供电心脏起搏器,为开发永久工作的植入式电子医疗器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

由北京星网卫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徐烨烽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基于惯性/北斗组合的卫星天线跟踪指向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二等奖,成果通过北斗导航系统与卫星通信系统的融合,实现了高精度北斗导航系统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中的批量应用,从而提高了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科技企业崛起,引领高精尖产业

2017年,由企业主持完成的获奖成果达79项,占比40.5%,首次突破四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批高成长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一批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成果不断涌现,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有力支撑了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

由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少雄教授主持完成的“国产非晶带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开发及工程化”项目获一等奖,成果开发了基于国产非晶带材的配电变压器和高效电机,建成了国际先进的产业化生产线,打造了北京非晶新材料产业高端产业链,打破了国外长期的专利壁垒和市场垄断,提升了我国高端电力装备技术水平。

由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马松高级工程师主持完成的“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二等奖,成果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究,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电子商务开放云平台,提升了“互联网+”在传统商务领域的综合应用水平,推动了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的发展。

由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张韵东高级工程师主持完成的“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SoC芯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二等奖,成果开发了国内首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星光智能一号”并在北京实现量产,使我国超大规模专用芯片设计开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装备制造业走上智能化之路。

由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蒋仁生副主任医师主持完成的“一种新型流脑-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的开发及应用”项目获二等奖,成果研制了国际上唯一一个可同时预防 AC 群流脑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联合制剂,减少了儿童免疫痛苦和不良反应的风险,疫苗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五.青年人才成为主力军

2017年共奖励1514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为42.2岁,其中40岁以下获奖人数为730人,占比48.2%,接近半数。在195项获奖成果中,有80后科技工作者参与的成果达168项,占比86.1%。在北京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中,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成长并开始承担重任,投身于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成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