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松林: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4)

三、《三十讲》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治国方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防和军队、外交、党的建设等八个方面,包括第十、第十三至第二十八讲。

(一)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对经济工作作出正确决策,对发展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同志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准确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特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新常态。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同年7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二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四是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判断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习近平同志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新常态的主要特点、科学内涵作了精辟阐释,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提出了明确要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实现中国梦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实现。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下定决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实现更健康、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一步凝聚了全党共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第三,科学内涵——“七个坚持”。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内容非常丰富,内涵极为深刻,可以高度概括为“七个坚持”。

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五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第四,战略任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同志强调,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

(二)习近平同志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三十讲》中的第十五、十六、十七讲深刻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安排,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这一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都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其精神实质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保持政治定力;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同志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怎样做到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突出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具体做法是: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要求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实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也就是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

第三,执政方略——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具体而言,其一,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提出,既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具有举旗定向、纲举目张的重大意义。

其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

其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作为法治建设的“纲”,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其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追求的十分崇高的价值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

第四,政治特点——社会主义民主协商。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说它是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这种民主最基本的体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我们应该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习近平同志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三)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及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准确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量:一是基于应对国际社会的严峻挑战;二是基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三是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四是基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五是基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这一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源于中国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源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

第二,核心理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具体而言,一是把教育引导作为基础性工作,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二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是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四是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也就是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关键因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同志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大力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四,发展举措——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往往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怎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二是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三是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四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五是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

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目标任务及其建设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的文化基础,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

(四)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准确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目的——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经济发展是前提,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生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第二,建设思路——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怎样推进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习近平同志强调,一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因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同时,增进民生福祉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二是强调社会政策要托底。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是发挥好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同时对特殊困难人群进行特殊扶持和救助,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三是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四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三,建设重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18年5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时,他强调,“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三个着力”指明了今后脱贫攻坚战的重点与方向。

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建设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社会治理目标和思路,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社会动力。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